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花子.为人题帘上画松》
《山花子.为人题帘上画松》全文
清 / 曹贞吉   形式: 词  词牌: 山花子

五鬣苍然入画图一湾流水平芜

昨夜惊涛吹欲落、响金铺

曾在天台山下见,霜皮黛色记来无。

彷佛溪南桥畔路、第三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黛色(dài sè)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和婉约。

第三(dì sān)的意思:指介入他人感情或婚姻关系的第三个人,也泛指干涉他人事务的外来者。

彷佛(páng fó)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相似或相仿,几乎一模一样。

画图(huà tú)的意思:用图画或图表等形式来表示或说明事物。

金铺(jīn pū)的意思:形容财富充裕,富有的景象。

惊涛(jīng tāo)的意思: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浪潮或势不可挡的力量。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平芜(píng wú)的意思:形容平坦无阻,平坦无奇。

入画(rù huà)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具备了具备了艺术价值,可以被描绘到画中。

霜皮(shuāng pí)的意思:皮肤像霜一样白皙,形容人的肤色白净。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一湾(yī wān)的意思:形容河流、道路等弯曲的样子。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天台山(tiān tāi shān)的意思:指高山之巅,比喻极高的地位或权势。

鉴赏

这首《山花子》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松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开篇“五鬣苍然入画图”,以“五鬣”形容松树的形态,形象地勾勒出松树苍劲有力的姿态,仿佛直接跃入画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一湾流水带平芜”则引入了水的元素,流水与平芜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

“昨夜惊涛吹欲落、响金铺”一句,将视线拉回至夜晚的海浪,通过“惊涛”和“响金铺”的比喻,不仅描绘了海浪拍打岸边的壮丽景象,还巧妙地融入了听觉元素,使画面更加立体生动。这里运用了拟声词“响金铺”,形象地表现了海浪撞击岸边时发出的声音,如同金铺落地般清脆悦耳。

接下来,“曾在天台山下见,霜皮黛色记来无”两句,通过回忆的方式,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遥远的天台山,那里有着同样苍劲的松树,其树皮如霜一般洁白,颜色深沉如黛。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和空间感,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记忆和情感共鸣。

最后,“彷佛溪南桥畔路、第三株”以具体的景物为线索,将读者的想象引向一个特定的位置——溪南桥畔的第三株松树。这种设置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感,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具象化,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静谧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山花子》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世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曹贞吉

曹贞吉
朝代:清   字:升六   号:实庵   籍贯:安丘县城东关(今属山东省)   生辰:1634~1698

曹贞吉(1634~1698) 清代著名诗词家。字升六,又字升阶、迪清,号实庵,安丘县城东关(今属山东省)人。曹申吉之兄。康熙三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以疾辞湖广学政,归里卒。嗜书,工诗文,与嘉善诗人曹尔堪并称为“南北二曹”,词尤有名,被誉为清初词坛上“最为大雅”的词家。 
猜你喜欢

南歌子

腰下重金贵,眉间一点黄。定知从此庆非常。

况有阴功宜寿、等天长。乞得仙家酒,来称诞日觞。

乃翁阿母醉何妨。行见诸郎接武、上明光。

(0)

谢赵宪副使惠建茶

贡馀自合到侯王,谁遣甘芳入苋肠。

野客惊看龙凤銙,家人学试蟹鱼汤。

题来谏议三封印,分到尚书八饼纲。

尽洒从前腥腐气,时时浇取简编香。

(0)

九锁步虚词.第一天关锁

仙人十二楼,缈缈垂重镮。

志士悯幽阻,郁观何繇攀。

栖真历几尘,洞户方孱颜。

一锁度灵钥,九虎开天关。

(0)

石床

洞君一榻为谁悬,云帐苔茵不外传。

我醉欲眠非有地,也应重应寝虚缘。

(0)

赠萧韡

一寸功名心已灰,翩然解组赋归来。

中兴天子登耆旧,二十馀年挽不回。

(0)

赠僧玘长老

客单近挂屋东偏,细看家风似阆仙。

为载月船来茂苑,因披云衲出潭田。

诗篇熟诵如持咒,句法旁参若勘禅。

既是西来须会意,此心还许野人传。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