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黛色(dài sè)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和婉约。
第三(dì sān)的意思:指介入他人感情或婚姻关系的第三个人,也泛指干涉他人事务的外来者。
彷佛(páng fó)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相似或相仿,几乎一模一样。
画图(huà tú)的意思:用图画或图表等形式来表示或说明事物。
金铺(jīn pū)的意思:形容财富充裕,富有的景象。
惊涛(jīng tāo)的意思: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浪潮或势不可挡的力量。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平芜(píng wú)的意思:形容平坦无阻,平坦无奇。
入画(rù huà)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具备了具备了艺术价值,可以被描绘到画中。
霜皮(shuāng pí)的意思:皮肤像霜一样白皙,形容人的肤色白净。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一湾(yī wān)的意思:形容河流、道路等弯曲的样子。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天台山(tiān tāi shān)的意思:指高山之巅,比喻极高的地位或权势。
- 鉴赏
这首《山花子》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松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开篇“五鬣苍然入画图”,以“五鬣”形容松树的形态,形象地勾勒出松树苍劲有力的姿态,仿佛直接跃入画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一湾流水带平芜”则引入了水的元素,流水与平芜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
“昨夜惊涛吹欲落、响金铺”一句,将视线拉回至夜晚的海浪,通过“惊涛”和“响金铺”的比喻,不仅描绘了海浪拍打岸边的壮丽景象,还巧妙地融入了听觉元素,使画面更加立体生动。这里运用了拟声词“响金铺”,形象地表现了海浪撞击岸边时发出的声音,如同金铺落地般清脆悦耳。
接下来,“曾在天台山下见,霜皮黛色记来无”两句,通过回忆的方式,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遥远的天台山,那里有着同样苍劲的松树,其树皮如霜一般洁白,颜色深沉如黛。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和空间感,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记忆和情感共鸣。
最后,“彷佛溪南桥畔路、第三株”以具体的景物为线索,将读者的想象引向一个特定的位置——溪南桥畔的第三株松树。这种设置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感,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具象化,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静谧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山花子》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世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