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征(běi zhēng)的意思:北征是指向北方出征,征战北方。
操舟(cāo zhōu)的意思:指掌握船舶驾驶技巧,也比喻掌握局势,能够自如地应对各种情况。
从军(cóng jū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参军入伍,投身军队。
经年(jīng nián)的意思:经过多年的时间
局面(jú miàn)的意思:指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状态或形势。
能无(néng wú)的意思:能力无限,无所不能。
能书(néng shū)的意思:指能够书写,有写作才能。
年分(nián fēn)的意思:指年岁、年份。也用来形容人的年龄。
棋势(qí shì)的意思:指棋局的形势或态势。
诗名(shī míng)的意思:
善于作诗的名声。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石斧欲砍断诗手》:“ 杜甫 子 宗武 ,以诗示院兵曹,兵曹答以石斧一具,随使并诗还之。 宗武 曰:‘斧,父斤也。兵曹使我呈父加斤削也。’俄而院闻之,曰:‘悮矣。欲子砍断其手。此手若存,天下诗名又在 杜 家矣。。’” 金 元好问 《黄金行》:“人间不买诗名用,一片青衫 衡 霍 重。”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七八:“赖是摇鞭吟好句,流传乡里只诗名。”
书檄(shū xí)的意思:指古代用来传达军令、政令等的书信。也用来形容传达消息迅速。
无过(wú guò)的意思:没有过错,没有过失
西清(xī qīng)的意思:指事物清晰明了,没有任何瑕疵或纰漏。
下马(xià mǎ)的意思:从马上下来,表示停下行动或放弃权力。
消详(xiāo xiáng)的意思:消:减少,减去;详:详细。指减少冗长的叙述,言简意赅。
作俑(zuò yǒng)的意思:指用人作为祭品或牺牲品,多用于比喻人被利用或牺牲。
佐戎(zuǒ róng)的意思:佐戎是指辅佐君主征战沙场的将领,也泛指辅助他人进行战斗或事业的人。
- 翻译
- 多年以来陪伴着西清,又踏上征程勇往北边行进。
下了马就能起草文书,从军生涯以擅长写诗而闻名。
熙宁、元丰时期开创的先例可能有过失,元祐年间掌舵则需要平稳。
如今形势已变,棋局走势不同,详细谋划都在幕僚中评议。
- 注释
- 经年:多年。
西清:西清阁,古代官署名。
佐戎轺:辅佐军事行动。
北征:向北出征。
书檄草:起草文书。
擅诗名:以写诗著称。
熙丰: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
作俑:开创先例。
过:过失。
元祐:宋哲宗元祐年间。
操舟:掌舵比喻执政。
要平:需要平稳。
局面既新:形势变化。
棋势别:棋局不同。
消详:详细计划。
幕中评:幕僚中的评议。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泳的作品,名为《送洪司令(其一)》。诗人以饱满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
"经年分月伴西清"展现了一种淡定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上的陪伴,而"又佐戎轶勇北征"则描绘出主人公英勇出征的壮阔画面。这里的"西清"与"勇北征"构成鲜明对比,既映射了诗人对友人的多方面赞赏,也体现了友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生命历程。
"下马必能书檄草,从军元是擅诗名"中的"檄草"指的是古代战争中用来记录战事的简易文字,表明主人公不仅武艺超群,而且文学才华横溢。"从军元是擅诗名"则进一步强化了对其文采的赞扬。
"熙丰作俑能无过,元祐操舟却要平"两句中,"熙丰"和"元祐"可能指的是特定的历史时期或事件,而"作俑"则是比喻主人公在处理事务上的得当与周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能够在复杂局势中保持清醒头脑,做出正确决策的信任。
最后两句"局面既新棋势别,消详专在幕中评"则是比喻主人公如同围棋高手,在新的局面下审时度势,深思熟虑后再作决断。这里的"幕中评"暗示了一个内心深处的思考过程,是对友人智慧和判断力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修辞手法,塑造了一个多才多艺、英勇果敢且具有深厚文学素养的主人公形象,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楼望乡寄内子
独上江楼望故乡,泪襟霜笛共凄凉。
云生陇首秋虽早,月在天心夜已长。
魂梦只能随蛱蝶,烟波无计学鸳鸯。
蜀笺都有三千幅,总写离情寄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