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作银丝鲙,翻怜锦鬣殊。
《放鱼》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廷陈所作的《放鱼》。诗中描绘了诗人想要制作银丝鲙(一种鱼脍)时,却因怜悯而放弃了这个念头,转而将鱼放归大海的情景。
首句“欲作银丝鲙”,表达了诗人原本的意图——准备制作一道以鱼肉为原料的美食——银丝鲙。这是一种将鱼肉切成极细的丝状,用于制作冷盘或汤品的传统菜肴。然而,接下来的“翻怜锦鬣殊”一句,转折点出现了。诗人对鱼的美丽外貌产生了怜悯之情,“锦鬣”形容鱼的鳞片如同锦绣般美丽,诗人因此不忍心将如此美丽的生命制成食物。
在第三句“沧波放尔去”,诗人决定将鱼放生,将其送回大海。这一举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最后一句“何用报明珠”,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鱼的感激之情,即使无法通过食物来回报鱼的恩惠,但通过放生的行为,已经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感激与敬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传递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