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其四》全文
- 注释
-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又名”南柯子“”风蝶令“。
金霞:指帐中的妆饰物灿烂生辉,光彩照人。
一说指两颊妆色匀称,有光泽,若彩霞状。
又说指额头之饰物,即额黄。
细:清淡。
古代女妆有浓淡二种。
翠钿:唐宋女子的一种面饰,用绿色花钿粘在眉心,或制成小圆形贴在嘴边酒窝的地方。
钿,即花钿,用极薄的金属、彩纸等剪成各种小花、小鸟、小鸭等形状的饰物。
欹枕:斜靠在枕头上。
欹,一作“倚”。
鸳衾:绣有鸳鸯鸟图形的彩色锦被。
帘:一作“俨”。
百啭:形容声音宛转动听。
啭,一作“转”。
- 翻译
- 脸上映出朝霞的点点金光,春色在眉间翠钿处徜徉。斜倚在凤凰枕畔,凝视锦被上的鸳鸯。帘外晓莺唱着幽婉的歌,似知我思君的一片情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夜中因思念所爱之人而不能入眠的情景。通过对细节的精致刻画,诗人展现了女性柔美的内心世界和深沉的相思之情。
“脸上金霞细”一句,以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女子脸上的金光,勾勒出她因为思念而无法平静的神态。这里的“金霞”不仅描绘了景色,也象征着女子心中的温暖与柔和。
“眉间翠钿深”进一步强调了女子内心的情感深度。“眉间翠钿”形容她的眉宇之间仿佛镶嵌着翡翠,既突出了她眉目如画的美丽,也暗示了她情思的复杂与深沉。
“欹枕覆鸳衾”则转向了女子的行为,表达了她因思念而翻来覆去、难以入眠的情状。“欹枕”形容她抱着枕头不停地转动,而“覆鸳衾”则强调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
“隔帘莺百转”中的“莺”指的是黄鹂鸟,它在春天的歌唱声,常被用来比喻情侣间的情感交流。这里的“隔帘莺百转”则表达了女子通过窗外的鸟鸣声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
最后,“感君心”直接点明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核心——深切的相思之情。这句简单而力度,透露出女性内心对远方所思之人的强烈思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柔情蜜意却又孤寂难眠的春夜场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西亭即事
桃李皆开尽,芳菲渐觉阑。
鸟声愁暮雨,花色疑春寒。
倚石攀藤蔓,窥林数竹竿。
葛巾常半著,何处似当閒。
双峰寺得舍弟书
暂入松门拜祖师,殷勤再读塔前碑。
回头忽向寻阳使,太守如今是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