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亥杂诗·其一八六》
《己亥杂诗·其一八六》全文
清 / 龚自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阿娘见话遗徽病骨前秋盼我归。

欲寄无因今补赠,汗巾钞袋枕头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娘(ā niáng)的意思:指母亲的尊称,也可泛指女性长辈。

病骨(bìng gǔ)的意思:指人体某个部位的病变,比喻组织或机构内部的腐败或疾病。

汗巾(hàn jīn)的意思:汗巾是指用来擦拭汗水的布巾,比喻在艰苦辛劳的工作中付出辛勤努力。

见话(jiàn huà)的意思:指言辞冲撞、无礼或失言。

前秋(qián qiū)的意思:指初秋或秋季初期。

头衣(tóu yī)的意思:头衣指的是戴在头上的帽子或头巾。形容人的行为举止端庄庄重,不轻率随便。

无因(wú yīn)的意思:没有原因、没有缘由

遗徽(yí huī)的意思:形容已经失去权力或地位的人,仍然保留着名誉或标志。

枕头(zhěn tou)的意思:准备好战斗,随时准备应对危险。

枕头衣(zhěn tou yī)的意思:指不务正业,整天只想着舒适享受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的第八十六首。诗中表达了一位母亲对远方游子的深深思念和牵挂。"阿娘重见话遗徽"描绘了母亲见到久别的儿子时,急于倾诉和回忆的情景,"病骨前秋盼我归"则写出母亲身体状况不佳,更加强烈地期盼儿子回家团聚。后两句"欲寄无因今补赠,汗巾钞袋枕头衣"表达了母亲想通过日常用品传递关怀,但又因距离遥远而无法送达的无奈心情。整首诗情感真挚,细腻地刻画了母爱的深沉与执着。

作者介绍
龚自珍

龚自珍
朝代:清   籍贯:27岁中举   生辰: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猜你喜欢

观傩

宝历迎新露荚残,水晶宫殿晓光寒。

日陪仙仗温风转,云护神驱瑞霭盘。

苇戟载颁均帝祉,桃弧一射致民安。

威容曾许云中见,又对彤墀得细看。

(0)

与德洪明甫伯与暮春六日同登乌石饮于浴鸦池琴侍以石上坐忘归分韵得石字

老怀不知春,但爱远峰碧。

乘高恣遐观,未快双目击。

稍为松根坐,遂与参井逼。

女娲补天馀,坠此百鍊石。

摩挲苍藓痕,上有鸦沿迹。

引觞起自斟,盏面不容滴。

举头挽飞云,颇觉天半窄。

追随二三子,顾我独衰白。

向来舞雩春,胜践同今昔。

偶忘千岁忧,共此一笑适。

(0)

饮酒.多病

茗碗醒昼寝,粥盂供晚餐。

支离惭受粟,拓落笑为官。

幡影伽蓝古,铃声窣堵寒。

病多闲步屐,犹可据征鞍。

(0)

次韵贲远归田·其二

归去田园好,饥餐抵万钱。

愁从身外散,乐向酒中全。

蚕出柔桑绿,秧齐小麦鲜。

一廛何所寄,华发绕江天。

(0)

次韵罗伟正寺丞见遗之什

雕鹗逢秋已恨迟,公才如此尚谁羁。

江城樽俎未三月,世路干戈方百为。

去马便如千里别,断葭已作十分披。

他年若下襄城路,鞭影应能指具茨。

(0)

嗣知客远访筠溪留旬馀将归以偈送之

剥啄君来破郁陶,解包相对煮溪毛。

一坡脩竹无穷意,可但灵云只见桃。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