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长河(cháng hé)的意思:指长长的河流,比喻时间或历史的长久流转。
尘界(chén jiè)的意思:指人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世事。
成堆(chéng duī)的意思:形容数量多,聚集在一起的样子。
出人(chū rén)的意思:指出众、超群。形容某人的才华、能力或品德出众。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古愁(gǔ chóu)的意思:指古代人物或事物所引起的忧愁和惆怅。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黄土(huáng tǔ)的意思:指黄色的土壤,也用以比喻贫瘠的土地或环境。
浑沌(hùn dùn)的意思:形容混乱、杂乱无章的状态。
领受(lǐng shòu)的意思:接受给予的东西或责任
莽莽(mǎng mǎng)的意思:形容茂密、繁盛的样子。
明天(míng tiān)的意思:指明天,也指未来的日子。
胚胎(pēi tāi)的意思:指事物初期形态或发展初期的阶段。
窍凿(qiào záo)的意思:指言辞巧妙,有深意。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时下(shí xià)的意思:当前,现在,目前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心领(xīn lǐng)的意思:心中明白,理解别人的意思或心情。
- 鉴赏
这首诗《言愁二首(其一)》由清代诗人王润生所作,通过“浑沌无端窍凿开”这一句,诗人巧妙地将愁绪与混沌世界的开辟联系起来,暗示愁绪自混沌之初便已存在,弥漫于天地之间。接下来,“古愁莽莽泄胚胎”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愁绪如同洪流般涌动,充满了整个宇宙,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愁绪的浩瀚与深远。
“种从黄土抟时下,蔓遍红尘界里来。”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愁绪比作种子,从黄土中生长出来,蔓延至红尘世界,寓意愁绪在人间无处不在,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这种比喻既贴切又富有哲理,让人深思。
“酒泻长河浇不尽,灰经百劫积成堆。”这两句诗则以酒和灰为载体,表达了愁绪难以排解的困境。酒虽能暂时忘却忧愁,但愁绪如同长河一般,无法完全消除;而灰烬堆积,象征着愁绪的累积与沉淀,暗示愁绪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断积累,难以消散。
最后,“分明天地为炉后,铸出人心领受该。”这两句诗揭示了愁绪与人心的关系,天地仿佛是熔炉,将愁绪熔铸进每个人的心中,成为每个人情感的一部分。这句话不仅深化了愁绪的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对人性深刻的理解,以及愁绪在人类情感世界中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愁绪的多层次描绘,展现了愁绪的广泛存在、难以排解以及与人类心灵的紧密联系,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和情感共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