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毗陵郡图》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毗 陵 郡 图 宋 /陈 襄 平 湖 千 里 接 荆 溪 ,万 顷 良 田 不 可 堤 。我 欲 决 渠 疏 积 水 ,干 塘 江 口 地 形 低 。
- 翻译
- 广阔的湖面连着荆溪,万顷肥沃的土地无法筑堤围挡。
我计划开挖渠道排泄积水,选择在干塘江口,因为地势较低。
- 注释
- 平湖:大湖。
千里:非常广阔。
荆溪:河流名。
万顷:形容土地面积广大。
良田:肥沃的土地。
不可堤:无法筑堤。
决渠:挖掘渠道。
疏积水:排泄积水。
干塘江口:地势较低的地方。
地形低:地势低洼。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毗陵郡(今江苏常州一带)壮阔的自然景象。"平湖千里接荆溪",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写出湖面广阔,与荆溪相接,展现出江南水乡的辽远与连绵。"万顷良田不可堤"进一步强调了土地的肥沃和面积广大,暗示着这里的农业生产潜力巨大。
诗中诗人表达了对治理水患的决心,"我欲决渠疏积水",他设想开挖渠道,以排泄过多的积水,显示出对民生的关注和责任感。"干塘江口地形低"则点明了选择这个地点进行排水的原因,因为地势较低,有利于积水的排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毗陵郡的地理风貌,反映了诗人对地方治理的思考,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忧国忧民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蜀士张之源二子维焘中童子科西归
岷山玉样清,岷水眼样明。
风流文彩故应尔,又见张家双骥子。
小儿八岁骨未成,诵书新作鸾鹤声。
大儿十二气已老,觅句谈经人绝倒。
豫章七年人得知,駃騠三日世便奇。
天生异材能几许,更饱风霜也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