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同僧至溪上》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晚 同 僧 至 溪 上 宋 /陆 游 眈 眈 卧 石 熊 当 道 ,矫 矫 长 松 龙 上 天 。不 怕 雪 云 寒 到 骨 ,唤 僧 扶 杖 立 桥 边 。
- 注释
- 耽耽:形容懒散或专注的样子。
卧:躺。
石熊:比喻的熊像石头一样静止。
当道:挡在路上。
矫矫:强壮或挺拔的样子。
长松:高大松树。
龙上天:形容松树高耸入云,如龙腾空。
不怕:不惧怕。
雪云寒:寒冷的雪云。
到骨:冷到骨子里。
唤僧:叫来和尚。
扶杖:拄着拐杖。
立桥边:站在桥边。
- 翻译
- 一只懒洋洋的熊躺在路中央的石头上,
高大的松树像龙一样直冲云霄。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林冬日的画面。"耽耽卧石熊当道"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只熊慵懒地趴在路边石头上的姿态,似乎守护着道路,展现了动物的野性与自然的宁静。"矫矫长松龙上天"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高耸入云的松树,犹如龙腾于天际,展现出山林的壮丽和生机。
诗人笔下的环境虽然寒冷,雪云笼罩,但熊的坚韧和松树的挺拔都传递出一种不畏严寒的精神。"不怕雪云寒到骨"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坚韧精神的赞赏,即使天气再恶劣,也无所畏惧。最后,"唤僧扶杖立桥边"则描绘了诗人与僧人一同在桥头驻足,尽管寒冷,却依然欣赏这冬日景色,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然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山林的景象,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坚韧精神的赞美,以及与僧人的淡泊交往,体现了宋代理想人格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石龛
熊罴哮我东,虎豹号我西。
我后鬼长啸,我前狨又啼。
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
驱车石龛下,仲冬见虹蜺。
伐竹者谁子,悲歌上云梯。
为官采美箭,五岁供梁齐。
苦云直簳尽,无以充提携。
奈何渔阳骑,飒飒惊烝黎。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