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岁暮山居杂感·其二十》
《岁暮山居杂感·其二十》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襄城迷七圣,崱巘亦崆峒

松干虬形拙,岩身魑状工。

风飘不自北,枭徙尚闻东。

夕照灭明外,翳然水木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崆峒(kōng tóng)的意思:指高山的形容词。

七圣(qī shèng)的意思:七位圣人,指古代中国哲学家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墨子和韩非子。

夕照(xī zhào)的意思:太阳落山时的余晖,比喻事情即将结束或人生的晚年时光。

翳然(yì rán)的意思:形容景物昏暗或心情阴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岁末山居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景色的独特魅力。

首句“襄城迷七圣,崱巘亦崆峒”,以“襄城”和“崱巘”象征山峦,用“迷七圣”和“亦崆峒”来强调山之高峻与神秘,仿佛连传说中的七圣都难以攀登,更显山势之险峻。

接着,“松干虬形拙,岩身魑状工”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松树比作虬龙,形象地描绘了松树苍劲有力的姿态;而岩石则被形容为魑魅,暗示其形状诡异多变,富有动态感。

“风飘不自北,枭徙尚闻东”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独特的自然景象。风吹过山林,似乎不受方向限制,自由飘荡;而枭鸟(猫头鹰)虽然迁徙,但依然能听到它们在东方的叫声,展现出山林的广阔与生物的多样性。

最后,“夕照灭明外,翳然水木红”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象,夕阳的余晖洒在山间,使得周围的水和树木呈现出一片红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这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同时也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季节更替的感慨。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咏画四首·其四冬

梅花一万梢,红寺五十里。

天晚不到门,雪深没驴耳。

(0)

双股粉黄笼,飞迟趁晚风。

君王方课蜜,不敢恋花丛。

(0)

将牧羊庚戌元旦筮之得明夷之上六

入地登天两不妨,从来作戏在逢场。

门前昼静堪罗雀,城上春深好牧羊。

披褐家门孙令尹,入山经纪卜中郎。

已知此意无人会,閒坐看云点太阳。

(0)

魏文靖公卮贮以梓匣辄赋

魏家名德并恢恢,魏氏宗彝并伟瑰。

既有贞观丞相笏,复传文靖钜公杯。

金螭百只誇谁氏,火色千陶翠此枚。

贳取邻醅赏新购,先浇一滴向西飞。

(0)

下第回值九日登坞土山访北庵上人

归家忽巳逢重九,聊向高山试一登。

舌在何为更问妇,荤除元不是求僧。

秋云隔水流数片,落叶依岩积几层。

话了出门月初上,岸芦汀菊也相应。

(0)

答和公旦

高垣沼我驱,棘刺长如荻。

松柏年十寸,至今长五尺。

一朝锤笼藩,小鶠决蓬翟。

忽逢东来鸿,相煦以双翼。

逝焉渺长江,别子当几日。

不能偕我飞,一顾一悲呖。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