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觉人禽悦,谁知天地心。
崖悬疑泻瀑,檐溜似长霖。
自入深山里,应沾帝泽深。
春气(chūn qì)的意思:指春天的气息或氛围,形容春天的景象或气候。
檐溜(yán liù)的意思:指屋檐下滴水的地方。
地心(dì xīn)的意思:指事物的核心或中心,也指地球的中心。
寒林(hán lín)的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
入深(rù shēn)的意思:进入深处,深入其中。
三冬(sān dō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
深山(shēn sh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山区。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这首诗描绘了仲冬时节突然转暖,冰雪融化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诗人对这一现象的独特感悟。
首联“三冬刚踰半,春气变寒林”点明时令,仲冬已过半,春的气息悄然改变着寒冷的森林,预示着季节的更迭。颔联“但觉人禽悦,谁知天地心”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感知,人们和禽类都感到愉悦,但天地的心意却难以揣摩,流露出一种对自然奥秘的敬畏之情。
颈联“崖悬疑泻瀑,檐溜似长霖”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冰雪融化后,悬崖上的水滴仿佛瀑布倾泻而下,屋檐下的水流宛如绵绵细雨,形象地展示了冰雪消融的壮观景象。
尾联“自入深山里,应沾帝泽深”则表达了诗人深入自然,体验到大自然恩赐的深厚,无论是冰封还是春暖,都是上天的恩泽,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敬畏之心,同时也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旧居无旧邻,似见故乡春。
复对别离酒,欲成衰老人。
客衣频染泪,军旅亦多尘。
握手重相勉,平生心所因。
郎马两如龙,春朝上路逢。
鸳鸯初集水,薜荔欲依松。
步帐歌声转,妆台烛影重。
何言在阴者,得是戴侯宗。
九重深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
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云尽火星流。
清风刻漏传三殿,甲第歌钟乐五侯。
楚客病来乡思苦,寂寥灯下不胜愁。
故交三四人,闻别共沾巾。
举目是陈事,满城无至亲。
身从丧日病,家自俭年贫。
此去何堪远,遗孤在旧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