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宛 溪 馆 唐 /李 白 吾 怜 宛 溪 好 ,百 尺 照 心 明 。何 谢 新 安 水 ,千 寻 见 底 清 。白 沙 留 月 色 ,绿 竹 助 秋 声 。却 笑 严 湍 上 ,于 今 独 擅 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白沙(bái shā)的意思:白沙是指沙子的颜色非常白,用来形容地面洁白无瑕的样子。引申为形容事物纯洁无暇,没有瑕疵。
独擅(dú shàn)的意思:独自占据优势地位,独自掌握技能或权力。
见底(jiàn dǐ)的意思:指事物的底部或底层被看到或触及,也可引申为了解事物的真相或本质。
千寻(qiān xún)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蜿蜒盘旋。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擅名(shàn míng)的意思:以某种特定的技艺或才能而闻名
寻见(xún jiàn)的意思:找到;发现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 注释
- 吾:我。
怜:喜爱。
宛溪:地名,可能指宛溪河。
好:美好。
百尺:极言水之清澈。
照心明:照亮内心。
何谢:怎能不赞美。
新安水:新安江,古代名川之一。
千寻:极言水之深。
见底清:清澈见底。
白沙:洁白的沙子。
月色:月光。
绿竹:绿色的竹子。
助秋声:增添秋天的声音。
却笑:反而嘲笑。
严湍:严滩,可能指某个有急流的地方。
上:上面。
独擅名:独自享有盛誉。
- 翻译
- 我喜爱宛溪的美景,清澈见底照亮人心。
怎能不赞美新安江水,千丈深也能一眼见底,清澈无比。
皎洁月光映在白沙上,翠绿竹林增添了秋天的韵味。
回望严滩上的激流,如今只有它独享盛名。
- 鉴赏
此诗描绘了宛溪的美丽景色与清澈的水质。开篇“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表达了作者对宛溪之美的喜爱与赞赏,溪水清澈见底,映照着心中的宁静。
接着,“何谢新安水,千寻见底清”则是将宛溪的水质与其他地方如新安水进行比较,强调宛溪水的清澈程度。新安水在古代亦以清澈著称,但此处表明宛溪水更胜一筹。
“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描绘了宛溪之美的画面,其中白沙映照着月光,绿竹随风轻拂,增添了一丝秋意的宁静与淡远。这里不仅是对景色的描写,更有情感的投射,体现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
最后,“却笑严湍上,于今独擅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宛溪之美的独特鉴赏眼光和欣赏能力。在众多美景中,只有宛溪能让他感到心旷神怡,这里的“独擅名”也许暗示着诗人对自己审美能力的自信。
整首诗通过对宛溪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