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暗藤荒路欲迷,一重山度一重溪。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普 安 道 中 明 /郭 登 竹 暗 藤 荒 路 欲 迷 ,一 重 山 度 一 重 溪 。枯 槎 偃 蹇 如 人 立 ,蛮 语 侏 亻 离 似 鸟 啼 。花 底 雨 晴 飞 蛱 蝶 ,水 边 冬 暖 见 虹 霓 。只 应 风 味 堪 题 处 ,三 寸 黄 柑 压 树 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味(fēng wèi)的意思:指某种具有特色的味道或特殊的风格。
虹霓(hóng ní)的意思:指彩虹。
黄柑(huáng gān)的意思:指人处于困境或逆境中,无法自拔。
蛱蝶(jiá dié)的意思:指人的思想或行为不切实际,空想不实际。
枯槎(kū chá)的意思:指被水浸泡过久的木头,因干燥而变得枯朽脆弱。比喻人体衰老或事物衰败。
蛮语(mán yǔ)的意思:指粗鲁无礼的言辞或行为。
人立(rén lì)的意思:指人站立的姿势,也可用来形容人的身体直立,意味着人的威严和坚定。
三寸(sān cùn)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矮小。
偃蹇(yǎn jiǎn)的意思:形容行动不便或困难。
重山(chóng shān)的意思:指山峰叠嶂,形势险要。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郭登的《普安道中》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和独特感受。首句“竹暗藤荒路欲迷”,以密集的竹林和蔓延的藤蔓营造出道路幽深、略显迷茫的氛围。接着,“一重山度一重溪”展现出连续不断的山峦和溪流,暗示行进的艰难与景色的变换。
“枯槎偃蹇如人立”运用比喻,将枯萎的树干比作站立的人,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枯木在风雨中坚韧的姿态。“蛮语侏■似鸟啼”则通过将异乡的语言声音比作鸟鸣,增添了异地风情的神秘感。
“花底雨晴飞蛱蝶,水边冬暖见虹霓”两句,描绘了雨后花开、蝴蝶翩翩以及冬日水边彩虹的奇景,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温暖。
最后,“只应风味堪题处,三寸黄柑压树低”以黄柑压低枝头的画面收尾,既点出季节特征,又寓含旅途中的收获和喜悦,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欣赏和对旅途生活的回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普安道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富有诗意和生活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飘风行
黄云覆天天梦梦,飘风撼地地欲动。
百丈层冰结重阴,白日无色势澒洞。
猎猎寒风杀气高,掠沙扑面利如刀。
马毛猥磔雁声苦,鱼龙冻蛰狐狸嗥。
燕南济北人蹙蹙,死者含冤生者哭。
总有乐士那可移,奋飞不及鹙与鹜。
监门入告皇心伤,诏书十道被遐荒。
可能遭此风霜岁,忍待明年春麦黄。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