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通济桥》
《通济桥》全文
元 / 元长   形式: 七言绝句

半空驾起苍龙脊,不怕双溪水来急。

踏向亭亭高处望,东西有路通南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空(bàn kōng)的意思:指没有根基、没有依托或没有实质内容的事物或情况。

不怕(bù pà)的意思:不害怕,不畏惧

苍龙(cāng lóng)的意思:形容威武雄壮的龙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高处(gāo chù)的意思:指在高位的人容易受到冷落,也比喻位高权重的人容易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龙脊(lóng jǐ)的意思:指山脉的稜脊,也指山势挺拔、雄伟壮丽。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双溪(shuāng xī)的意思:指两条溪流并行的景象,比喻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观点并存或共同发展。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溪水(xī shuǐ)的意思:指小溪流水,比喻事物的起初或基础。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元长所作的《通济桥》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通济桥的壮丽景象和其在交通上的重要性。

首句“半空驾起苍龙脊”,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通济桥比作半空中腾起的苍龙脊背,既展现了桥梁的雄伟壮观,也暗示了它跨越天堑的非凡能力。这里的“苍龙”不仅象征着力量与威严,也寓意着桥梁连接天地、沟通南北的使命。

次句“不怕双溪水来急”,则直接点明了通济桥所处的地理环境——两溪交汇之处,水流湍急。然而,这样的险峻之地并未让桥梁显得脆弱或不堪一击,反而突出了它的坚固与不屈,表现了人类智慧与自然力量的巧妙结合。

第三句“踏向亭亭高处望”,描绘了站在桥上远眺的情景。这里的“亭亭”形容桥身挺拔,同时也暗示了站在如此高处的视野开阔,可以一览四周景色。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桥梁的高度,也通过“望”字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与探索精神。

最后一句“东西有路通南北”,总结了通济桥的重要功能——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两岸的道路,更是沟通东西、连结南北的纽带。这句话强调了桥梁在促进地区间交流、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

综上所述,《通济桥》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不仅赞美了通济桥的雄伟与实用价值,也颂扬了人类克服自然障碍、实现互联互通的伟大成就。

作者介绍

元长
朝代:元

猜你喜欢

诉衷情.史仲恭寿

芹溪清浅舞涟漪。堕钓锦鳞肥。

黄花一尊芳酒,万事觉俱非。留晚景,惜香霏。

醉时归。最关情处,迎门稚子,一笑牵衣。

(0)

望远行

太玄妙诀。悟来不须言说。心地豁然开觉。

清凉内通彻。透五蕴山头,现出霜天皓月。

照千古分明,无圆缺。赤子琳宫歇。敏把丹枝折。

玩长春景界洞鉴离生灭。

向无阴树下,独坐逍遥静绝。听无弦曲调,于中别。

(0)

长相思

既为人。勿因循。百岁光阴有几能。虚劳染世尘。

好修真。养元神。两耀交光碾玉轮。阴精一点纯。

(0)

西江月

多少外寻卦象,不知返照真元。此身元是易之门。

昼夜坎离常运。乌兔马牛龙虎,无非借喻为根。

屯蒙既未定晨昏。定意专心为本。

(0)

水调歌头.庆寿

天上有仙客,家世说南州。

精神炯炯秋水,胸次纳青丘。

带取括苍风月,来听蓬莱环佩,笑阅几春秋。

袖有如椽笔,落纸烂银钩。拥红金,披紫绮,尽风流。

斗杓插子,蓂开九荚恰生朝。

正好年当富贵,再展青云步武,鬓影未萧骚。

伫见纶音下,万里快封侯。

(0)

次韵子封承之游桃花坞二首·其二

闾门行乐送韶华,闲访城阴野老家。

黄蝶得晴飞菜叶,翠禽隔浦啄桃花。

衡门倒屣临官路,古渡横舟阁浅沙。

亦有诗人时一到,醉吟行尽夕阳斜。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