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旋起赴诏命作镇浙右辄抒怀赋四言诗十四首奉寄·其二》
《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旋起赴诏命作镇浙右辄抒怀赋四言诗十四首奉寄·其二》全文
唐 / 裴潾   形式: 四言诗

植爱在根,钟福有兆。珠潜巨海,玉蕴昆峤。

披室生白照夜成昼。挥翰飞文入侍左右

出纳帝命,弘兹在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出纳(chū nà)的意思:指负责管理和核算账目的人员。

帝命(dì mìng)的意思:指皇帝的命令或旨意,也可指上天的旨意。

飞文(fēi wén)的意思:指文字或文章飞扬跌宕,形容文采或笔力出众。

翰飞(hàn fēi)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信的风格高雅,文采飞扬。

挥翰(huī hàn)的意思:指书法家挥动笔墨写字的姿态,也指大笔挥洒,写得流畅自如。

巨海(jù hǎi)的意思:形容非常广阔、浩瀚的范围或规模。

入侍(rù shì)的意思:成为仆人或侍奉别人

生白(shēng bái)的意思:指人刻意装作不懂或不知道,故意掩饰自己的知识或能力。

在宥(zài yòu)的意思:在宽容中保持审慎和谨慎的态度

照夜(zhào yè)的意思:夜晚照明,形容亮度极高。

左右(zuǒ yòu)的意思:左右表示大致的范围或数量,也可以表示左边和右边。

鉴赏

这段文字出自唐代诗人裴潾的作品,体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美好事物的赞颂。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生命力与福祉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描绘。

首句“植爱在根”,表达了一种深沉而坚定的情感寄托,像植物深植于土壤之中,无法动摇。而“钟福有兆”则是对幸福美好的期待,有预兆即将到来。这些字眼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希望。

接着,“珠潜巨海,玉蕴昆峤”,使用了珍贵的珠宝和玉石比喻,形容某种宝贵而难得的东西藏匿于广阔的大海和深邃的高山之中。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于内在价值的重视,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披室生白,照夜成昼”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景。这里的“披室”意味着打开房屋,让光明进入,而“照夜成昼”则是一种比喻,表示即使在黑夜也能找到光明和温暖。

“挥翰飞文,入侍左右”展现了诗人对书法和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识,服务于国家。

最后,“出纳帝命,弘兹在宥”表达了诗人对于皇帝命令的尊重与执行,以及希望自己能为国家带来更大的福祉和安宁。

总体而言,这段文字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内在价值的珍视,以及对文学创作和服务国家的热忱。

作者介绍

裴潾
朝代:唐

裴潾,生年不洋,卒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以门荫入仕,一生历唐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史称“以道义自处,事上尽心,尤嫉朋党,故不为权幸所知。”
猜你喜欢

祝京兆法书歌

吴兴公子二百载,尺素往往流云霞。

仲温急就散隶色,骨格虽尔风神赊。

狂鬼鸱张学士腕,东海小儿竟涂鸦。

凤池綵笔难再问,鸡林高价徒相誇。

人间不识祝京兆,何处还逢书大家。

此君自称枝指翁,指间蠕蠕出天工。

寒花夜发白兔锋,谁其赠者索与钟。

少年临池亦已精,晚节自喜愈纵横。

当其得意缣素表,一扫万古开精灵。

人云颠旭亦尔尔,毋乃大令更其名。

恍如青天嗷飞瀑,崖翻石走风雷惊。

皂雕秋回击羽坠,绿耳电摄排空行。

兰筋剑距时横出,逸态雄姿随手生。

迩来家鸡轻野鹜,却向真书大矜束。

即看京兆更遒绝,小茧游丝染明玉。

离离落日施荒草,淡淡疏烟挂寒竹。

邻女捧心但益丑,世人贵耳翻见辱。

玉树长埋呼不起,侪辈声名眼前死。

处处黄金购遗迹,东家覆瓿三尺纸,自古文章亦如此。

(0)

四十咏·其十二韩襄毅雍

襄毅秀弱冠,扬策振天路。

中踬乃益习,晚柄谐所遇。

威伸七纵略,功成五月渡。

壮心寄隐迹,坐惜齿龄暮。

(0)

分咏四花·其四冰花

前日浪花翻,今宵冰花簇。

著处皆白描,不待渴鸟啄。

(0)

春雨二首·其一

霏微初洒润,霢霂自知时。

上林千万树,树树有新枝。

(0)

和斋夕诗又二首·其一

仙署衣冠自俨然,幽斋灯火坐思玄。

星河永夜窥三殿,礼乐明时际百年。

散帙雪披春槛外,焚香鹤引晚风前。

宵长耿耿尤瞻恋,天子亲祠晓未眠。

(0)

登泰岳二首·其二

夙忆名山北岸冠,天风海日振穹峦。

金庭景倒三千界,玉栈云飞十八盘。

九节自携青竹杖,三花谁扫碧霞坛。

翛然下览众山小,矫首苍茫六合宽。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