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常存(cháng cún)的意思:永远存在;长久保持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可堪(kě kān)的意思:值得称赞或夸奖,令人满意
绵衣(mián yī)的意思:指柔软、舒适的衣物,比喻安逸的生活或优裕的条件。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前知(qián zhī)的意思:事先知道或预测到。
去年(qù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通宵(tōng xiāo)的意思:通宵指整夜不睡,彻夜不眠。
无验(wú yàn)的意思:没有经过验证或证实,缺乏根据或证据。
眼前(yǎ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炎蒸(yán zhēng)的意思:形容天气炎热,闷热潮湿。
药鼎(yào dǐng)的意思:指能够炼制出各种神奇药物的鼎炉,比喻具有极高医术或炼药技艺的人。
有何(yǒu hé)的意思:询问原因或目的。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时勉在病中所作,名为《病中偶成》。诗中描绘了诗人长期患病的痛苦与无奈。
首联“去年病发到今春,春夏炎蒸病又新”点明了诗人从去年发病以来,直至今年春天,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在炎夏季节又加重了。这句通过时间的跨度和季节的变化,形象地展现了病痛的持续和加剧。
颔联“窗下检方无验者,眼前知己有何人”表达了诗人面对疾病时的无助与孤独。他翻阅医书寻求治疗方法,但似乎都未能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同时,他也感叹身边缺少能够理解和支持他的知心朋友。这两句深刻揭示了病痛对身心的双重打击,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帮助却难以如愿的现实。
颈联“通宵药鼎常存火,五月绵衣未去身”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病魔抗争的生活状态。即使在夜晚,他也要守着药鼎,确保药物的煎煮;即便是在炎热的五月,他仍穿着厚厚的棉衣以抵御体内的寒气。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为了治疗疾病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
尾联“不是平生甘寂寞,可堪衰疾更长贫”表达了诗人并非天生喜欢孤独,而是因为疾病和贫困的双重压迫,使得他不得不承受这份孤独。这句话既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也是对社会不公的一种隐晦批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疾病时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对生活困境的深刻反思。它不仅是一首个人的抒情之作,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普通人在疾病面前的普遍遭遇和心理状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题安福李令先春阁
宫殿绕风烟,江山壮城郭。
令君蓺桃李,面春筑飞阁。
春至最先知,雨露遍花药。
是日劝农桑,冰销土膏作。
弦歌出县斋,裴回问民瘼。
鸡犬声相闻,婴此簿领缚。
安得携手嬉,烹茶煨鸭脚。
寄张宜父
建德之国有佳人,明珠为佩玉为衣。
去国三岁阻音徽,所种桃李民爱之。
射阳城边春烂漫,柳暗学宫鸟相唤。
追随裘马多少年,独忍长饥把书卷。
读书万卷不直钱,逐贫不去与忘年。
虎豹文章被禽缚,何如达生自娱乐。
席子泽槃礴图赞
百遇毒而成医,九折臂而信道。
慈子而长人之幼,爱亲而寿人之老。
盖尝饮长桑之丸,而得耆域之草。
此天地之仁气也,而席子以游方之内。
知万化之如今,忘一世之遗我。
临流濯足,脱帽箕坐。
寄槁竹以孤唳,哂秋叶之惊堕。
此天地之义气也,而席子以游方之外。
观壑若陵,对卿若兵。
客或箴之曰:俯仰之间,祸之橐也。
虎不可暴,河不可乘。
席子笑而应之曰:此天地之强阳气也,谁能以久生于是方。
嘘竹莩,致膜眼。吟弄风月,使客忘返。
吾但怪其多能不穷,不知去方朔之近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