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石上禅,得此石上趣。
《余村庄在驼山落霞峰下所游眺有修竹园清吹台竹间亭醉石梅园云母岩紫芝别野临云馆桃花堤蓼花池药洲秋杪休暇漫与何吾周李孙宸戴王言各为之赋·其三醉石》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醉石”为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画面。诗人通过“醉石”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首句“我醒石不醒,我醉石自醉”,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人的清醒与石的沉寂相对比,又将人的醉意与石的“自醉”相映衬,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超然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这里的“醉”,不仅仅是酒后的迷离状态,更是一种心灵的沉浸与陶醉,是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精神上的愉悦。
接下来的“不学石上禅,得此石上趣”,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诗人并未像僧人那样在石上修行,而是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获得了心灵的满足和乐趣。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直接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探索和发现。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通过“醉石”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伍瑞隆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体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寄情山水、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风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