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楚僧智普始与吴僧显忠来过今见二人诗进于旧矣》
《答楚僧智普始与吴僧显忠来过今见二人诗进于旧矣》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初见子时,子作楚人语。

复与吴客来,音俱变齐鲁。

乃知久处益,薰莸同举

更当富于学,兹言聊以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变齐(biàn qí)的意思:指事物的状态或形态发生了变化,变得整齐一致。

初见(chū jiàn)的意思:初次见面或初次接触。

同举(tóng jǔ)的意思:共同举起,共同支持。

薰莸(xūn yóu)的意思:指人才被埋没、默默无闻,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重视。

子时(zǐ shí)的意思:子时是指每天夜里的11点至1点,也是中国传统十二时辰中的第一时辰。

注释
子:指对方,这里是对某人的称呼。
楚人语:楚地的方言。
吴客:吴地的客人。
音俱变:语音都改变了。
益:更加,越发。
薰莸:薰莸比喻不同的人或事物,薰是香草,莸是臭草。
聊以补:姑且用来弥补或作为启发。
翻译
我初次见到你的时候,你说的是楚地的方言。
后来你又和吴地的客人交流,语音也随之转变为鲁、齐的口音。
这才明白长时间相处后,薰莸这样的不同也能共处。
你应该更加丰富学问,这番话就权且作为补充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题为《答楚僧智普始与吴僧显忠来过今见二人诗进于旧矣》。诗中描述了诗人初次见到智普和显忠两位僧人,他们分别来自楚地和吴地,语言风格各异。然而,经过长时间的交往,诗人发现他们的才华和学问可以相互提升,如同薰莸(香草和臭草)虽不同质,但相处久了也能共存。诗人借此表达对他们的赞赏,并期待他们在学术上更加丰富,这番话是对他们的一种鼓励和补充。

诗中的"我初见子时,子作楚人语"描绘了初识时的鲜明地域特色;"复与吴客来,音俱变齐鲁"则暗示了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乃知久处益,薰莸可同举"揭示了相互影响和提升的主题;最后"更当富于学,兹言聊以补"表达了对二人学术追求的期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梅尧臣对于文化交融和人才发展的赞赏,以及对友情和学问的珍视。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悼亡二首·其一

一烛从风到奈何,二年衾枕逐流波。

虽知不得公然泪,时泣阑干恨更多。

(0)

后土庙

四海兵戈尚未宁,始于云外学仪形。

九天玄女犹无圣,后土夫人岂有灵。

一带好云侵鬓绿,两层危岫拂眉青。

韦郎年少知何在,端坐思量太白经。

(0)

寒食下第

柳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

如何憔悴人,对此芳菲节。

(0)

戏题山居二首·其一

云盖秋松幽洞近,水穿危石乱山深。

门前自有千竿竹,免向人家看竹林。

(0)

送殷大入蜀

禺山金碧路,此地饶英灵。

送君一为别,悽断故乡情。

片云生极浦,斜日隐离亭。

坐看征骑没,惟见远山青。

(0)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其一

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

人定军州禁漏传,不妨秋月城头过。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