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猿啼亦在,谁向此中闻。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望 云 岩 宋 /赵 湘 不 见 寒 山 子 ,寒 岩 日 欲 曛 。无 人 到 深 处 ,众 木 隐 孤 云 。水 照 秋 痕 尽 ,霞 明 晚 翠 分 。孤 猿 啼 亦 在 ,谁 向 此 中 闻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孤云(gū yún)的意思:指孤立无援的云彩,比喻孤独无助或与众不同。
寒山(h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山岭,也比喻人生险阻、困苦的境地。
山子(shān zǐ)的意思:山子是一个指代山的词语,常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优点或特征。
深处(shēn chù)的意思:指深远的地方或内心深处。
晚翠(wǎn cuì)的意思:指植物的叶子在晚上显得特别翠绿。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霞明(xiá míng)的意思:指太阳初升时,云雾散尽,霞光明亮的景象。比喻事物初露端倪,即将显露出来。
寒山子(hán shān zǐ)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寒冷的山区孤独生活,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生活贫苦、与世隔绝。
- 注释
- 寒山子:一位隐士的名字。
曛:黄昏时分的光线昏暗。
深处:指森林或山岩的幽深处。
孤云:孤独飘浮的云彩。
秋痕:秋天的痕迹,可能指落叶或水面的秋意。
晚翠:傍晚时分的翠绿。
孤猿:独自哀鸣的猿猴。
闻:听见。
- 翻译
- 没有见到寒山子的身影,寒岩在夕阳下渐显昏暗。
没有人能深入这幽深之处,众多树木间隐藏着孤独的云彩。
水面映照出秋天的痕迹,晚霞照亮了傍晚的翠绿。
孤独的猿猴也在哀鸣,又有谁能听见这深林中的声音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湘的《望云岩》,通过对寒山子所居的寒岩景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幽深静寂的自然之美。首句“不见寒山子”,表达了诗人对寒山子的怀念和寻觅之情,暗示了其人迹罕至的环境。接着,“寒岩日欲曛”描绘出夕阳西下时分,寒岩被余晖染成暖色调的画面,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无人到深处,众木隐孤云”进一步强调了山中的荒凉与寂静,只有孤独的云朵在树林间飘荡,更显其空旷。诗人通过“水照秋痕尽,霞明晚翠分”描绘出秋水倒映着落叶的痕迹,晚霞照亮了山间的翠色,展现了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的静美。
最后两句“孤猿啼亦在,谁向此中闻”,以孤猿的哀鸣作为结句,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对人迹罕至、宁静深远的自然景色的深深感慨,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纷扰的超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刘判官赴丰州(一作赴天德军)
衔杯吹急管,满眼起风砂。
大漠山沈雪,长城草发花。
策行须耻战,虏在莫言家。
余亦祈勋者,如何别左车。
虢州逢侯钊同寻南观因赠别(时居停务)
相见翻惆怅,应怜责废官。
过深惭禄在,识浅赖刑宽。
独失耕农业,同思弟侄欢。
衰贫羞客过,卑束会君难。
放鹤登云壁,浇花绕石坛。
兴还江海上,迹在是非端。
林密风声细,山高雨色寒。
悠然此中别,宾仆亦阑干。
同柳侍郎题侯钊侍郎新昌里(一作酬候钊侍郎
清源君子居,左右尽图书。
三径春自足,一瓢欢有馀。
庭莎成野席,阑药是家蔬。
幽显岂殊迹,昔贤徒病诸。
七夕诗(同用期字)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
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
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
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
酬灵澈上人(一和口号戏赠灵澈上人时奉事入
军人奉役本无期,落叶花开总不知。
走马城中头雪白,若为将面见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