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里松图为马侍御作·其二》
《九里松图为马侍御作·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武林佳气萧萧夹道长松入望遥。

黛色总疑天目雨,寒声不辨浙江潮

凄风枯鳞起,倒影云随偃盖飘。

非值有心同竹箭,悬萝争敢高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黛色(dài sè)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和婉约。

道长(dào cháng)的意思:指道德高尚、言行正直的人。

倒影(dào yǐng)的意思:指事物在光线的照射下,通过反射在水面、镜子等物体上形成的影像。

高标(gāo biāo)的意思:高度标准或要求

寒声(hán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凄凉、冷冽。

佳气(jiā qì)的意思:指美好的气候或环境,也可用来形容好运或吉祥的气氛。

夹道(jiā dào)的意思:指被夹在两者之间,无法自由行动或选择的境地。

江潮(jiāng cháo)的意思:指江水的潮汐,也比喻形势变化迅速、人事变动剧烈。

枯鳞(kū lín)的意思:指事物的残缺、不完整的部分。

凄风(qī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哀怨。

入望(rù wàng)的意思:指人物或景物进入视线,也可指事物展现出来。

武林(wǔ lín)的意思:指武术界或武术界中的人士。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偃盖(yǎn gài)的意思:指人在行动或言语中低声下气,卑躬屈膝,没有骨气,失去尊严的样子。

有心(yǒu xīn)的意思:用心、用意

浙江(zhè jiāng)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发展迅速,如浙江江水激流涌动,喻形势瞬息万变。

争敢(zhēng gǎn)的意思:勇敢争斗,敢于争取

鉴赏

此诗描绘了杭州武林地区的自然风光,以九里松为背景,展现了深秋时节的萧瑟与静谧之美。首联“武林佳气日萧萧,夹道长松入望遥”开篇即点出地点与季节,武林之地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幽,两侧长满松树的道路延伸至远方,引人遐想。

颔联“黛色总疑天目雨,寒声不辨浙江潮”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氛围。松树的黛色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意,而远处传来的寒声则让人难以分辨是江潮的声音还是山间的风声,营造了一种既神秘又宁静的意境。

颈联“含凄风自枯鳞起,倒影云随偃盖飘”描绘了风吹过时,枯枝上的落叶似乎在哀鸣,而松树的倒影在云雾中随风飘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与生命的脆弱。

尾联“非值有心同竹箭,悬萝争敢附高标”则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向往与追求。这里的“竹箭”象征着坚定与直率,“悬萝”则是比喻那些依附于高位者的行为。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自己愿意像竹箭一样保持独立与正直,而不是像悬萝那样盲目追求高位,体现了其人格的高洁与道德的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九里松图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深邃,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王良百一诗·其七十七

小胯骨若痛,牵连雁翅疼。

从针须得穴,用药更持锋。

(0)

谶·其十六

走戊与朝邻,鹅乌子出身。

二天虽有感,三化寂无尘。

(0)

行路易十五首·其七

猛风不动树,打鼓不闻声。

日出树无影,牛从水上行。行路易,路易真可怜。

修道解此意,长伸两脚眠。

(0)

独自诗二十章·其七

独自戏,问我心中有何为?

若见无记在心中,急断令还般若义。

(0)

世人为吴道子王陁子言

陁子头,道子脚。

(0)

赞宁引谚·其一

东家种竹,西家种地。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