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人生的短暂与自然永恒之间的对比,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万古乾坤万古山”,开篇即以“万古”二字强调时间的久远,将读者带入一个跨越时空的宏大背景之中。山,作为自然界的象征,不仅代表了地久天长的存在,也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两句诗通过“万古”与“山”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自然的永恒之美。
“山前万古月光寒”,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月光。月光的“寒”字,不仅描绘了月色的清冷,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月光与山的结合,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
“人生几度能看月,常被青山与月看”,这两句诗则将视角转向了人类自身。人生短暂,能够欣赏到月色的时光屈指可数,而反观之,却是自然万物——如青山、明月——长久注视着人类的生活。这种视角的转换,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在自然面前,人类的生命显得如此渺小,却也充满了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短暂而美好的珍惜,以及对自然永恒存在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邃的哲思,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既对立又和谐的关系,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为李伯谦题蟠桃三熟图寿白沙叶巡检
瑶池春早群仙集,东方小儿吹玉笛。
酒酣携得蟠桃归,种向仙山人未识。
学仙之人写作图,风枝露叶青扶疏。
三实垂垂世所无,持赠将军欢有馀。
长歌愿祝将军寿,千岁蟠桃千岁酒。
将军自是山中人,好与蟠桃共长久。
丹鹤衔书昨日回,为报蟠桃花又开。
南极老人笑相待,稳驾虹桥归去来。
黄氏容安楼
君家高楼高百尺,楼间把酒无虚日。
极目欲穷千里心,谁谓区区仅容膝。
捲帘半空云气入,孤鹤长鸣楚天碧。
醉拍阑干呼月来,万壑松风夜吹笛。
天上玉京十二楼,群仙不带人间愁。
晓飞霞佩来相访,携我共作丹丘游。
今日之日君我留,为君题诗楼上头。
笑指楼前大江水,古今人物共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