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陂塘(bēi táng)的意思:指贫瘠的土地或不毛之地。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布谷(bù gǔ)的意思:形容人说话声音高亢激昂,如同布谷鸟鸣叫。
充足(chōng zú)的意思:充分、足够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但愿(dàn yuàn)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用于表达对某种事情或结果的渴望。
短笛(duǎn dí)的意思:指短命或寿命不长的人。
放牧(fàng mù)的意思:指放开牲畜在草地上吃草,比喻不加拘束,自由自在地行动。
肥牛(féi ni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丰富、富有而又强大。
高下(gāo xià)的意思:比较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的优劣,判断谁高谁低。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郊原(jiāo yuán)的意思:指郊外的原野,比喻远离尘嚣,环境幽静。
平曲(píng qǔ)的意思:平曲指音乐节奏平稳流畅,曲调和谐美妙。
前来(qián lái)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来到某地。
牵牛(qiān niú)的意思:指引、带领别人走正确的道路或方法。
清晨(qīng chén)的意思:指早晨的时刻。
上衣(shàng yī)的意思:上衣指的是穿在身体上半部分的衣物,通常是指外套、上衣等。
身上(shēn shàng)的意思:指某人或物体的表面或外部。
水田(shuǐ tián)的意思:水浸田地,指庄稼生长茂盛的田地。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下秧(xià yāng)的意思:指农民在田地里栽种秧苗。
秧针(yāng zhēn)的意思:指善于观察、分辨事物的眼力。
衣裳(yī shang)的意思:指衣服,也可用来形容衣着。
中食(zhōng shí)的意思:指正餐、主食,也可指中午吃的饭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牛图景,展现了明代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田中秧苗翠绿、桑林间牛羊悠闲的景象,以及牧童骑牛出游、傍晚归家的情境。
首句“水田高下秧针绿”,以“秧针绿”形象地描绘了秧苗在水田中的生长状态,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世界。接着,“桑暗不闻鸣布谷”一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环境的宁静,即使在桑林深处也听不到布谷鸟的叫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家家牛闲僮亦闲,尽向村前来放牧”描绘了乡村儿童与牛群一同在村边放牧的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接下来,“清晨骑牛出门去,薄暮牵牛归囤宿”则通过时间的流转,展现了牧童一天的生活轨迹,从清晨的出发到傍晚的归来,充满了生活的节奏感。
“郊原草肥牛可刍,陂塘水暖牛堪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牛群在肥沃的草地上觅食,在温暖的陂塘中沐浴的惬意生活,体现了大自然对生灵的慷慨馈赠。
“风外时将短笛横,吹出无腔太平曲”则通过牧童悠扬的笛声,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生活的向往,笛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传递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不愁身上衣裳单,但愿家中食充足”两句,表达了牧童对物质生活的简单需求,以及对家庭幸福的渴望,体现了朴素而真挚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明代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田园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