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嵩山十三首·其十箕山》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之间的景象,诗人杨奂在游历嵩山时,感叹于山中土阶的荒芜和历史的沧桑。"土阶堕渺茫"形象地写出台阶的破败和周围环境的迷茫,暗示了岁月的侵蚀和人事的变迁。接下来,诗人提及"曹与马",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人物曹操和马超,借以表达对往昔英雄的追忆,同时也暗含世事如梦的感慨。
"底事住青山,近代无让者",诗人进一步思考,为何只有青山依旧屹立,而那些曾经显赫的人物已经无处寻觅?"底事"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不解和深思,"近代无让者"则流露出对当代缺乏杰出人物的遗憾。整体而言,这首诗寓言性强,借景抒怀,体现了金末元初时期文人对历史兴衰和个体命运的沉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日寻玉清陆尊师不遇留题几上
我来初阳山,高步陵春风。
竹松一何阴,郁翠入半空。
稽首勾漏仙,拟觅脩静翁。
飞驾忽有适,闲房卧丝桐。
翻书慰遥心,观化嗟转蓬。
欲问玉虚事,神物若为通。
白羽何处来,犹自碧海东。凭尔寄我思,扬言。
赠季尊师
季君本神人,冥晦居山中。
还丹九转成,颜色如儿童。
致虚感元气,语默与天通。
频岁伤水旱,下民食不充。
祈求降雨泽,呼召生雷风。
上帝闻其贤,行事多阴功。
策名紫虚府,进位称仙公。
骑龙上天去,此乐无终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