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碧与山红,烟林绘谱中。
乍啼缘见月,半妥为梢风。
万点铺沙异,千畦带椟同。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鸟儿归巢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生命的和谐。首句“霞碧与山红,烟林绘谱中”以绚烂的晚霞与山色作为背景,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仿佛大自然本身就是最杰出的画家。接着,“乍啼缘见月,半妥为梢风”则细腻地捕捉了鸟儿归巢前的瞬间,它们或因月光而啼鸣,或在微风中轻轻停歇,生动地展现了生命的灵动与自由。
“万点铺沙异,千畦带椟同”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将目光从个体的鸟儿转向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无论是沙地上零星的差异,还是田间整齐划一的排列,都体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与秩序。最后,“莫愁三匝苦,犹胜在金笼”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与珍惜,即使归巢的路途可能充满挑战,也远比被囚禁在狭小的空间里要幸福得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感悟,既富有诗意又富含哲理。
天人本无二,万物备吾身。
一诚苟无妄,呼吸皆鬼神。
南邦五六月,熯阳如火燉。
法师念民食,升坛肆怒嗔。
符召五雷伏,龙起三江滨。
风云随指顾,沛泽来逡巡。
岂惟盈沟浍,更且溢河津。
道路接歌颂,田家具仓囷。
茫茫大钧内,造化岂不仁?
安得法师辈,飞行遍八垠。
以兹云霓心,慰彼大旱民。
杏花门巷,试雨声多处,问春消息。
中酒烧灯人意懒,又是销魂时刻。
见说江南,连朝天气,只觉东风急。
题诗须记,莫教忘了寒食。
因想十里香尘,紫骝嘶断,帽影鞭丝客。
争似草堂清绝好,红到枝头颜色。
水竹篱边,山桃檐外,燕子能相识。
明年花放,我来此处横笛。
数花风,逢谷雨。绿暗旧年树。
径草须锄,莫碍燕来路。红蕉第一风流,移根记取。
伴窗外、粉团春暮。
井华水,玉虎汲洗梧桐,青青嫩如许。
蝴蝶今番,闲了弄香否。丹萱第一忘忧,抽条好护。
伴池上、石榴重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