垢衣忘浣虱游须,岂有村情似长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村情(cūn qíng)的意思:指乡村的风土民情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殿后(diàn hòu)的意思:指在比赛、竞争或排名中名次靠后,居于最后一位。
后天(hòu tiān)的意思:指时间上在明天之后的日子。也可指在将来的日子中。
近于(jìn yú)的意思:接近于,比较接近
坡老(pō lǎo)的意思:指人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热中(rè zhōng)的意思: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某种活动中。
圣德(shèng dé)的意思: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道德标准。
天将(tiān jiàng)的意思:指天命所归,天赋的才能。
无乃(wú nǎi)的意思:表示事情的结果出乎意料,与预期相反。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热中人(rè zhōng rén)的意思:指对某种事物或活动非常热衷、全身心投入的人。
- 翻译
- 穿着脏衣服忘了洗衣,虱子在其中游荡,哪里会有乡村生活像长久的美玉。
创作关于圣人品德的诗歌,似乎有些奇怪,写文章评论近似于奉承。
对于那些热衷于权势的人,可能还有人在背后说闲话,难道上天要保佑我在最后阶段长寿?
晚年我才意识到,陶渊明会责怪我儿子懒惰,而苏东坡却希望他的孩子能保持愚钝。
- 注释
- 垢衣:脏衣服。
浣:洗涤。
长瑜:长久的美玉,比喻高尚品德。
作圣德诗:创作赞美圣人品德的诗歌。
热中人:热衷于权势的人。
殿后:最后阶段,此处指寿命的晚期。
陶翁:陶渊明。
嗔:责怪。
坡老:苏东坡。
愿儿愚:希望孩子能保持愚钝,意指不争名利。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文学造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垢衣忘浣虱游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对村落生活的向往之情,故有“岂有村情似长瑜”之句。
诗中的“作圣德诗无乃怪,进文鉴序近于谀”表达了诗人对于写作的严肃态度和自我要求,不愿意阿谀奉承或做作伪装,这种文学态度体现了作者的高洁品格。
“热中人有谗余者,殿后天将寿我乎”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那些中伤他人的小人行径的不满和鄙视,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自信与坚持个人的真理。
最后,“晚觉陶翁嗔子懒,不如坡老愿儿愚”则是诗人对于不同的人生态度的感慨。这里的“陶翁”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以其清高脱俗著称;而“坡老”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代表了豁达宽厚的一面。诗人通过对比两者的生活态度和文学精神,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文学的理解与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高远的思想,也反映出其独到的审美观念和严谨的文学品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鼎湖山三十六韵
西江江水长,鼎湖湖山美。
屏障对衙斋,看山日隐几。
游山胜看山,登临兴忽起。
西人有铁君,东道是包子。
轮舟逆水行,布帆冲风驶。
顷刻到山门,山僧沿岸俟。
预备数竹兜,毋劳双屐齿。
茅屋两三家,稻田八九里。
既至半山亭,少住停芳趾。
主人命治庖,布席陈八簋。
食讫复前行,拾级互逦迤。
纡回苔石阶,层层高尺咫。
老树当路隅,疏钟度林里。
佛寺隐山腰,寺外环垣垝。
隙地起楼房,高墙筑壁垒。
红白间草花,青苍缠葛藟。
老僧亦不俗,见客询姓氏。
知是长官来,面目色然喜。
丹荔与黄蕉,浮瓜杂沈李。
通竹引山泉,煮茶甘且旨。
敬客结佛缘,邀我究禅理。
顾兹清净地,心胸涤尘滓。
振衣最高峰,游兴尚未靡。
独鹤与高飞,众山皆俯视。
怪石远如人,健牛小于蚁。
矗地青芙蓉,屹立成鼎峙。
树影阴满衫,云气寒生屣。
忽闻山麓间,有声震入耳。
山僧前致词,举手前山指。
瀑布从空悬,日夜喧无已。
百丈碧琉璃,嵌补在山觜。
排决天上泉,汇归成涯涘。
我疑上有龙,扬髯长喷水。
渔梁已巨观,匡庐可窃比。
咽石乱流声,入壑清见底。
濯足挹清流,坐石叹观止。
《游鼎湖山三十六韵》【清·许南英】西江江水长,鼎湖湖山美。屏障对衙斋,看山日隐几。游山胜看山,登临兴忽起。西人有铁君,东道是包子。轮舟逆水行,布帆冲风驶。顷刻到山门,山僧沿岸俟。预备数竹兜,毋劳双屐齿。茅屋两三家,稻田八九里。既至半山亭,少住停芳趾。主人命治庖,布席陈八簋。食讫复前行,拾级互逦迤。纡回苔石阶,层层高尺咫。老树当路隅,疏钟度林里。佛寺隐山腰,寺外环垣垝。隙地起楼房,高墙筑壁垒。红白间草花,青苍缠葛藟。老僧亦不俗,见客询姓氏。知是长官来,面目色然喜。丹荔与黄蕉,浮瓜杂沈李。通竹引山泉,煮茶甘且旨。敬客结佛缘,邀我究禅理。顾兹清净地,心胸涤尘滓。振衣最高峰,游兴尚未靡。独鹤与高飞,众山皆俯视。怪石远如人,健牛小于蚁。矗地青芙蓉,屹立成鼎峙。树影阴满衫,云气寒生屣。忽闻山麓间,有声震入耳。山僧前致词,举手前山指。瀑布从空悬,日夜喧无已。百丈碧琉璃,嵌补在山觜。排决天上泉,汇归成涯涘。我疑上有龙,扬髯长喷水。渔梁已巨观,匡庐可窃比。咽石乱流声,入壑清见底。濯足挹清流,坐石叹观止。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4767c68f727028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