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十七夜大雷雨用韵酬俞好问四首·其四》
《三月十七夜大雷雨用韵酬俞好问四首·其四》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倦眠书砚埃氛,烟尽当窗一篆云。

黠鼠谁令如鬼物,痴猫吾欲与弹文。

雨馀自揣薪槱绝,客里尤怜仆厮勤。

花尽春残不须惜,好谋归棹南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埃氛(āi fēn)的意思:形容气味浓烈,令人难以忍受。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春残(chūn cán)的意思:指春天快要结束,残余的春意。

鬼物(guǐ wù)的意思:指邪恶可怕的东西或人。

归棹(guī zhào)的意思:指船只返回原港口,比喻归还、归宿。

好谋(hǎo móu)的意思:善于策划和谋划,能够制定出良好的计策和方案。

客里(kè lǐ)的意思:指在他乡或他人的地盘上,作客或居住。

南薰(nán xūn)的意思:指南风吹向南方,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或者事物的发展向好的方向发展。

仆厮(pú sī)的意思:指仆人、仆役,也泛指奴仆。

书砚(shū yàn)的意思:指读书写字,学习知识。

黠鼠(xiá shǔ)的意思:指心机深沉、狡猾狡诈的人。

薪槱(xīn yǒu)的意思:指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顾大局,自相矛盾的行为。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意象和情感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首句“倦眠书砚付埃氛”描写诗人在疲惫中沉睡,其书桌上的墨迹随风飘散,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一种放松与自在的生活态度。

紧接着,“烟尽当窗一篆云”则是对外部景象的细腻描绘,窗前缭绵的云雾构成一种宁静的氛围,让人不禁联想到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与淡定。

“黠鼠谁令如鬼物”,这句话通过对老鼠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对世间万物命运安排的困惑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微小生命尊严的关注。

“痴猫吾欲与弹文”则表现出了诗人与自然界中另一生命——猫之间的情感联系。这里的“弹文”可能暗示着诗人通过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寻求心灵上的慰藉。

“雨馀自揣薪槱绝”,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雨后亲手收集残枝败叶的行为,传递出一种对自然循环的尊重与珍视,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的勤勉与不舍昼夜。

“客里尤怜仆厮勤”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来客的关怀,以及对家中仆人的体贴之心,展现了诗人的人文情怀和对周围世界的细腻感知。

“花尽春残不须惜”,这句诗通过对过往美好景象的淡然态度,传达出一种超脱物外、顺其自然的哲学观。诗人并不沉溺于过去,而是接受并享受现实中的每一刻。

最后,“好谋归棹趁南薰”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积极准备,希望能够在适宜的时机找到归宿,拥抱自然赋予的一切温暖与美丽。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生动的意象构建,以及对自然界深刻的观察和感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多层次、丰富内涵的精神世界。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过大荆驿次韵二首·其二

衡岳迢迢古路长,邮亭初辟自山场。

楼前水曲如围带,面对山青作外墙。

屋傍云烟长带湿,径连松竹每生凉。

坐来不觉残更断,月照芭蕉映野棠。

(0)

游君山六首·其二

两年官守岳州城,一点君山眼底明。

游览欲乘垂老兴,偷閒争得趁秋清。

猿猴有识知回避,花草随行不辨名。

独有湘妃祠庙古,至今香火藉山僧。

(0)

丙寅除夕二首·其二

无奈江山岁律移,万牛不挽两轮飞。

客途老去多萧索,人世无端惹是非。

不为送穷文字拙,全凭直道鬼神知。

白头阅世惭无补,敢向人间恨数奇。

(0)

奉和陈亚卿先生咏红梅

化机先放一枝春,彷佛红妆不染尘。

静里自堪供几案,兴来无复命蹄轮。

逋仙著眼还相向,潘岳驰情未敢亲。

从此江南与江北,万千名卉敢同伦。

(0)

对雪

冻苦燕门地,冬初雪蔽空。

严凝毡毳薄,冷颤鬓毛蓬。

玉树擎龙势,瑶阶失蚁封。

无钱难觅酒,访戴兴徒浓。

(0)

送刘同年奉使浙西造坟

玉阙颁新命,金符重旧臣。

壮心持使节,枯骨感皇仁。

草树连云远,旌幢映日新。

祖筵歌赠别,分手几同寅。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