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济高声连喝,德山拈棒痛槌。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众(dà zhòng)的意思:大众指的是广大的群众,普遍的人群,泛指大多数人。
高声(gāo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亢、响亮。
各各(gè g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各不相同,各有特点。
狐疑(hú yí)的意思:形容心中疑虑不定,犹豫不决。
金毛(jīn máo)的意思:形容人的头发金黄色或毛发丰盈
路歧(lù qí)的意思:指道路分叉的地方,引申为选择困难,摇摆不定的境地。
去来(qù lái)的意思:指人来去的动作或事物的往来。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师子(shī zǐ)的意思:指学生能够超越老师,达到或超过老师的水平。
哮吼(xiāo hǒu)的意思:形容声音大而嘹亮,如狮子的吼叫。
一言(yī yán)的意思:一句话,一番话,一番言论
一言半句(yī yán bàn jù)的意思:形容说话极少,只说几句话。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诗人释清远创作的《偈颂一一二首》中的第八十六首。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禅宗修行的境界与实践。
首先,“山僧略升此座,大众永息狐疑。”这里运用了“山僧”这一形象,象征着禅宗修行者,他们通过自己的修行,使得在场的大众(即听众或修行者)心中的疑惑得以平息,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清明。
接着,“各各金毛师子,去来哮吼全威。”这句话以“金毛师子”为喻,形象地描述了修行者的内在力量和威严。这里的“哮吼”不仅指声音的洪亮,更象征着修行者内心的力量和坚定,无论是在修行的道路上前进还是面对困难时,都能展现出强大的意志力。
随后,“临济高声连喝,德山拈棒痛槌。”这两句提到了两位著名的禅宗大师——临济和德山,他们以独特的方式教导弟子,通过大声喝斥或使用棒子敲打,激发弟子的内在潜力,促使他们直面自我,突破障碍,达到真正的觉醒。
最后,“纵有一言半句,终不别作路歧。”这句话强调了禅宗修行的关键在于言传身教,即使是一言半语,也能引导修行者走出迷途,不会偏离正道。它体现了禅宗注重实践、反对形式主义的精神,强调通过直接体验和领悟,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禅宗修行的深刻内涵和实践方法,强调了内心的觉醒、力量的展现以及正确的指导对修行者的重要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