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松》
《松》全文
宋 / 贾似道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中得此观,不用寻幽

松影半坛月,竹色一帘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松影(sōng yǐng)的意思:松树的影子,比喻长期在某个地方待着的人。

寻幽(xún yōu)的意思:寻找幽静、幽深的地方或事物。

中得(zhōng de)的意思:获得、得到、取得

竹色(zhú sè)的意思:指竹子的颜色,也用来形容竹子的形态和品质。

注释
城中:城市之中。
得此观:发现或欣赏到这样的景象。
不用远寻幽:不必特意去寻找隐秘而宁静的地方。
松影:松树的影子。
半坛月:月光照在半边坛子上。
竹色:竹子的颜色。
一帘秋:竹林的翠色如秋天的窗帘。
翻译
在城里找到这个景观,不必去远方寻找幽静。
松树的影子投射在半边坛子里,像月光洒落;竹林的翠色透过窗帘,带来一片秋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城市之中,却意外发现了一个宁静而清幽的去处。"不用远寻幽"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满足和惊喜,无需特意去寻找偏远的山林就能享受到自然之美。

"松影半坛月"这一句,通过松树的影子投射在半圆的坛面上,映衬着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松树常被视为坚韧不屈的象征,月光则增添了夜晚的诗意。

"竹色一帘秋"则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新与宁静,竹子的翠绿与秋天的凉意相映成趣,仿佛一扇竹帘隔开了喧嚣的尘世,只留下一片秋意盎然的静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城市中的隐逸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贾似道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诗歌往往富有哲理,这首《松》也不例外,寓含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贾似道

贾似道
朝代:宋

贾似道(1213年8月25日-1275年10月),字师宪,号悦生,南宋晚期权相。浙江天台屯桥松溪人。端平元年(1234)以父荫为嘉兴司仓、籍田令。嘉熙二年(1238)登进士,为理宗所看重。宋理宗驾崩后,立理宗养子赵禥为帝,是为宋度宗,度宗即位后不久,贾似道升任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咸淳九年(1273),襄阳陷落。德祐元年(1275),贾似道精兵13万出师应战元军于丁家洲(今天安徽铜陵东北江中),大败,乘单舟逃奔扬州。群臣请诛,乃贬为高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行至漳州木棉庵,为监押使臣会稽县尉郑虎臣所杀。
猜你喜欢

至日宿蓝坑小民居,竹柱荻壁,壁皆不土

一路都岑寂,蓝坑分外荒。
屋疏茅送月,壁密荻分霜。
病趾催趺坐,残更妒晓光。
暖寒无上策,来早借朝阳。

(0)

至节宿翁源县与叶景小酌

此县谁言是强名,古来十室亦琴鸣。
只嫌六七茅竹舍,也有两三鸡犬声。
村酒分冬胜虚度,霜风一夜辨新晴。
半生客路逢佳节,佳节何曾负半生。

(0)

中秋前两日别刘彦纯彭仲庄於白马山下

忽忽离合梦非梦,续续谈谐眠不眠。
莫道对床容昜著,试思分手几何年。
长亭更放金荷浅,後夜谁同壁月圆。
要得长随二三友,不知由我定由天。

(0)

中秋无月,至十七日晓晴

劣到中秋云便兴,中秋过了却成晴。
雾横平野村村白,日上疏林叶叶明。
岁事不应如许早,朝来已觉嫩寒生。
春吟不似秋吟好,觅句新来分外清。

(0)

重九前四日,昼睡独觉

睡思初酣过午睡,起来四顾已斜阳。
添糊窗隔无风气,旋晒衣裘有日香。
旧雨不来从草绿,新豊独酌又花黄。
去年重九穷忙过,可遣今年更作忙。

(0)

舟过黄田,谒龙母护应庙二首

远山相别忽相寻,水到黄田渐欲深。
见说前头山更好,且留好句未须吟。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