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全文
- 注释
- 城中:城市之中。
得此观:发现或欣赏到这样的景象。
不用远寻幽:不必特意去寻找隐秘而宁静的地方。
松影:松树的影子。
半坛月:月光照在半边坛子上。
竹色:竹子的颜色。
一帘秋:竹林的翠色如秋天的窗帘。
- 翻译
- 在城里找到这个景观,不必去远方寻找幽静。
松树的影子投射在半边坛子里,像月光洒落;竹林的翠色透过窗帘,带来一片秋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城市之中,却意外发现了一个宁静而清幽的去处。"不用远寻幽"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满足和惊喜,无需特意去寻找偏远的山林就能享受到自然之美。
"松影半坛月"这一句,通过松树的影子投射在半圆的坛面上,映衬着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松树常被视为坚韧不屈的象征,月光则增添了夜晚的诗意。
"竹色一帘秋"则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新与宁静,竹子的翠绿与秋天的凉意相映成趣,仿佛一扇竹帘隔开了喧嚣的尘世,只留下一片秋意盎然的静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城市中的隐逸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贾似道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诗歌往往富有哲理,这首《松》也不例外,寓含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中秋前两日别刘彦纯彭仲庄於白马山下
忽忽离合梦非梦,续续谈谐眠不眠。
莫道对床容昜著,试思分手几何年。
长亭更放金荷浅,後夜谁同壁月圆。
要得长随二三友,不知由我定由天。
中秋无月,至十七日晓晴
劣到中秋云便兴,中秋过了却成晴。
雾横平野村村白,日上疏林叶叶明。
岁事不应如许早,朝来已觉嫩寒生。
春吟不似秋吟好,觅句新来分外清。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