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看含鬓白,稍视沾衣密。
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
归当饮一杯,庶用蠲斯疾。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霏微(fēi wēi)的意思:形容气象或事物微弱、稀疏。
肤腠(fū còu)的意思:肤腠是指人体皮肤的孔隙,比喻非常细小的地方。
海雾(hǎi wù)的意思:指大海上的浓雾,也比喻事物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寒慄(hán lì)的意思:
亦作“ 寒栗 ”。1.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抖。《素问·疟论》:“疟之始发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頷,腰脊俱痛。” 宋 苏轼 《与李公择书》:“ 子由 近作《栖贤僧堂记》,读之惨懔,觉崩崖飞瀑,逼人寒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 王 出水寒慄,求火燎之。” 梁斌 《播火记》十:“ 冯老兰 一说, 珍儿 脸上腾地红起来,心上不由得寒栗。”
2.因受寒或受惊皮肤上出现的小疙瘩。俗称鸡皮疙瘩。 唐 韦应物 《凌雾行》:“霏微误嘘吸,肤腠生寒慄。” 明 瞿佑 《剪灯新话·牡丹灯记》:“生见之,毛髮尽竖,寒栗遍体,奔走出寺,不敢回顾。” 巴金 《灭亡》第十七章:“人底眼睛只要和它们接触一次,那个人就会连脊梁上都起了寒栗。”
浩浩(hào hào)的意思:形容水势或声势非常宏大、浩大。
朗日(lǎng rì)的意思:形容天空明亮,光线明媚。
凌晨(líng chén)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时刻,即清晨的时候。
溶溶(róng róng)的意思:形容水流动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光线柔和明亮。
嘘吸(xū xī)的意思:嘘嘘和吸气
一杯(yī bēi)的意思:一杯通常指一杯酒,也可指一杯茶或其他饮料。在成语中,一杯表示一种情感或状态。
元天(yuán tiān)的意思:指天地初开、宇宙形成的时代。
职事(zhí shì)的意思:指工作、职责、事务等。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在秋天早晨出门时所感受到的湿冷和迷茫氛围。开篇“秋城海雾重”即营造了一个浓厚的水汽氛围,显示出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景象。而“职事凌晨出”则透露出诗人不得不在清晨踏上工作之路,这里的“职事”暗示着一种无奈与责任。
紧接着,“浩浩合元天,溶溶迷朗日”中,“浩浩”和“溶溶”均形容雾气的浓郁与流动,诗人试图通过这些词汇传达出雾气如同潮水一般包围了整个世界,而天空则变得模糊不清。这里的“合元天”、“迷朗日”则突出了视觉上的遮蔽感,时间和空间都似乎被这浓雾所吞噬。
诗人接着描写个人感受,“才看含鬓白,稍视沾衣密”,“鬓”指的是头发的两旁,这里暗示着岁月匆匆,年华老去。同时,“沾衣密”则表达了雾气之湿润与浓重,几乎使得衣物都被打湿。
接下来的“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中,“道骑”指的是路上的行人和乘骑,而“全不分”说明在这浓雾中难以辨别。同时,“郊树都如失”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周围环境的迷茫感,即使是郊外的树木也变得模糊不清,仿佛消失了一般。
“霏微误嘘吸,肤腠生寒慄”,这里的“霏微”指的是细小如毛的雾气,而“误嘘吸”则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下呼吸时的困难与不适。同时,“肤腠生寒慄”则是对身体感觉上的描述,诗人感受到了一种从皮肤到血液中的寒意。
最后,“归当饮一杯,庶用蠲斯疾”,“归当”意味着回家时,而“饮一杯”则是在这湿冷的环境中寻求一些温暖和慰藉。这里的“庶用蠲斯疾”可能是指借助酒精来驱散身体和心灵上的寒意,希望能够恢复到一种平静与舒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雾气氛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秋日凌晨出行时所感受到的湿冷、迷茫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感慨。
句容县古寺,壁有道玄笔。
晃晃缨络躯,渺渺烟雾质。
一堵最光怪,朱泥久堙郁。
泥去墨亦尽,惨淡意都失。
恨不还其人,加巾急鞭抶。
毁弃加弗敬,请论如汉律。
罗汉院塔影,颠倒难致诘。
稗书志海翻,此理殊未必。
今君所归路,正向此中出。
况有吊古才,仰天痛呼屈。
勿称荒唐言,析理资按述。
其馀传播咏,淋漓满箱帙。
栖霞者悲壮,茅洞者清逸。
珍题倘相命,当第为甲乙。
江山不逐寒潮晚,陵墓犹含古木春。
君入台城须访问,个中定有六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