筮得革来原遇己,春从腊至似方孩。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谷(bǎi gǔ)的意思:指各种谷物的集合,泛指丰富的粮食。
封侯(fēng hóu)的意思:指被封为侯爵,成为高官显贵的意思。
共识(gòng shí)的意思:
◎ 共识 gòngshí
[common understanding] 指一个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的人所寻求的共同认识、价值、理想
这个问题已经获得朝野的共识惊动(jīng dòng)的意思:引起不安或惊慌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气象(qì xiàng)的意思:形容景象多变,气候变化多样。
强仕(qiáng shì)的意思:指有能力、有才干的人。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上台(shàng tái)的意思:登上舞台或讲台,开始表演或演讲。
声灵(shēng lí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曙光(shǔ guāng)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第一缕阳光,也比喻事物发生变化的前兆。
为言(wéi yán)的意思:为别人说话或发表意见。
旭日(xù rì)的意思:旭日指旭日东升,形容日出时太阳初升,光辉耀眼。引申为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新时代的到来。
中夏(zhōng xià)的意思:指夏天中间或夏天的中期。
-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张煌言在己亥年元旦所作,描绘了新年黎明的景象以及诗人的内心感受。首联“海云冉冉曙光催,百谷新□旭日开”通过海云和初升的旭日,展现了新春到来时的生机与活力,暗示着万象更新的气象。"筮得革来原遇己"运用占卜之说,表达诗人对变革的期待和个人命运的自我解读。
颔联“春从腊至似方孩”进一步强调了冬去春来的自然规律,以“方孩”形容春天的稚嫩和新生,寓意诗人对未来的希望。颈联“声灵共识尊中夏,气象初惊动上台”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以及对朝廷的关注,希望自己的声音能被重视。
尾联“自笑封侯安有骨,为言强仕更徘徊”揭示了诗人的内心矛盾,一方面对自己未能封侯有所自嘲,另一方面又表示自己在壮志未酬之时仍将继续努力,表现出强烈的进取精神和责任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新年为背景,寓含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国家兴衰的深沉思考,展现出明末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近买山范湾自营藏地与亡弟草塘君及外家墓茔悉可跂望感事述情继有是作·其二
外家后事凄凉甚,老妇思亲哭最哀。
今日青山留我在,他年寒食望甥来。
极知造物成吾志,可但精灵慰夜台。
惆怅昔时原上路,独馀宿草见春回。
与张枢密话旧作
羸躯苦善病,日与药裹亲。
藉彼参苓功,扶此忧患身。
思君若饥渴,相怜同病人。
余身本蒲柳,宁俟秋风晨。
君诚松柏姿,何患不长春。
容面一若丹,鬓发一若银。
来日安可期,往事曷足陈。
不能罄君罍,奚以浣我尘。
吹笙将鼓瑟,惭余非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