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范文正公祠》
《范文正公祠》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先朝亦复愁元昊,臣子何人似范公。

巳见干戈海内,尚留冠佩江东

含霜晚穗遗田里,噪日寒禽古庙中。

吾欲与公筹大事,到今忧乐无穷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臣子(chén zǐ)的意思:指效忠君主,尽忠职守的官员或臣民。

大事(dà shì)的意思:重要的事情或事件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冠佩(guān pèi)的意思:戴上帽子和佩饰物。也指担任高官重要职务。

海内(hǎi nèi)的意思:指整个海内外,泛指天下、世界。

含霜(hán shuāng)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中,物体表面结霜,也比喻事物受到冷遇或遭受冷眼相待。

江东(jiāng dō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或者东方人民。

霜晚(shuāng wǎn)的意思:霜晚指的是秋天晚上的霜期,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末尾或结束阶段。

田里(tián lǐ)的意思:指人们在耕种、种植等农田里的活动。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先朝(xiān cháo)的意思:指在历史上先于当前朝代的时期或朝代。

亦复(yì fù)的意思:也能够再次复原、恢复原状

忧乐(yōu lè)的意思:既有忧愁,又有快乐。

鉴赏

此诗《范文正公祠》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通过对范仲淹的追思与赞颂,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首联“先朝亦复愁元昊,臣子何人似范公”,开篇即以范仲淹在西夏元昊之乱中的卓越表现,引出对范公才能的赞叹,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朝廷其他臣子能力的质疑。

颔联“巳见干戈缠海内,尚留冠佩托江东”,进一步描绘了范仲淹在国家动荡时期,虽身在江南,心系天下,其忠诚与担当令人钦佩。这里通过“干戈”与“冠佩”的对比,既展现了战乱的残酷,也突出了范仲淹作为文官的高尚情操。

颈联“含霜晚穗遗田里,噪日寒禽古庙中”,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肃穆而深沉的氛围,象征着范仲淹虽已逝去,但其精神与功绩如同晚穗与寒禽,永远留存于人心与历史之中。

尾联“吾欲与公筹大事,到今忧乐恐无穷”,表达了诗人对范仲淹的深深敬仰之情,以及对其深远影响的感慨。诗人渴望能与范仲淹一同商讨国家大事,体现了对范仲淹治国理念的认同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范仲淹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高风亮节,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忧虑,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历史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挽曾国藩联

雷雨奋经纶,局启东征,万里金汤资巩固;

勋名昭日月,神归南岳,九重青琐荐馨香。

(0)

挽玉保联

短后记裁衣,雪窖冰天,万里追随班定远;

长安仍索米,鸢肩火色,九衢恸哭马宾王。

(0)

挽吴锡麟联

仕隐追随,颓景相怜如一日;

师生骨肉,名山可许附千秋。

(0)

挽朱际盛联

十载蚕丛,一官鸡肋;九歌宋续,三户郢哀。

(0)

慈利县团练门联

武称三千,项称八千,即此可方行天下;

秦得百二,楚得十二,问谁敢直犯颜行。

(0)

挽曾国藩联

二十年患难相从,深知备极勤劳,允矣中兴元老;

五百里仓皇奔命,未获亲承色笑,伤哉垂暮门生。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