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明终戒察,政惠不须宽。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地俗(dì sú)的意思:地方上的习俗和风俗。
惊湍(jīng tuān)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引申为形势危急或事态紧张。
民情(mín qíng)的意思:指人民的心情和情感状态。
前史(qián shǐ)的意思:指历史的前期或先前的事情。
情想(qíng xiǎng)的意思:指对某种情感或事物的思考、幻想和畅想。
熟看(shú kàn)的意思:仔细观察,认真看。
吴人(wú rén)的意思:指江苏地区的人。也用来形容江苏人的品质和特点。
循吏(xún lì)的意思:指忠诚、勤勉、廉洁的官员。
一般(yì bān)的意思:通常,普遍
- 翻译
- 当地人担任蜀地官员,长途跋涉逆急流而上。
尽管各地风俗不同,但百姓的情感想必相似。
智慧的人始终警惕过度盘查,政策恩惠不必过于宽松。
历史上有很多奉公守法的官员,闲暇时要仔细研读他们的事迹。
- 注释
- 吴人:当地居民。
蜀官:蜀地官员。
溯:逆流而上。
惊湍:急流。
地俗:地方风俗。
民情:百姓情感。
一般:相似。
智明:智慧明智。
戒察:警惕过度盘查。
政惠:政策恩惠。
宽:宽松。
循吏:奉公守法的官员。
乘閒:闲暇时。
熟看:仔细研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送何秘丞》。诗中描绘了友人赴任蜀地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治理之道和民情的理解,以及送别时的期望。
"吴人作蜀官,万里溯惊湍":开篇即点明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来自吴地(今江南一带)的官员,将赴任远在巴蜀(今四川一带),旅途中要经历万水千山的艰难险阻。
"地俗虽云异,民情想一般":这两句表明尽管地方风土、习俗有所不同,但民众的情感和期望却是相通的。这反映了诗人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朋友治理才能的信任。
"智明终戒察,政惠不须宽":这里“智明”指的是朋友的聪明睿智,而“终戒察”则是在提醒朋友在执法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警觉和审慎。后两句“政惠不须宽”强调了施政时要有恩惠于民,但也不应过度宽松。
"前史多循吏,乘閒更熟看":这两句是诗人对朋友的期望,他希望朋友能够学习历史上那些清廉公正的官员,即使在闲暇时刻,也要更加深入地观察和了解民情。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朋友未来仕途的殷切期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