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说一首》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字 说 一 首 宋 /刘 克 庄 半 山 字 说 行 ,精 义 极 贯 穿 。世 好 鸦 蚓 书 ,谁 识 虫 鱼 篆 。
- 翻译
- 半山的书法风格独特,深得精髓,笔意连贯。
世人喜好平凡的楷书,又有谁能欣赏到古朴的虫鱼篆文呢?
- 注释
- 半山:指王安石,因其晚年居住在半山园,故有此称。
字说:书法艺术的表达。
精义:深奥的要义,精髓。
极:非常,极其。
贯穿:连续不断,连贯。
世好:世人喜好。
鸦蚓书:楷书,因其笔画平直如蚯蚓爬行。
谁识:有谁知道,能识别。
虫鱼篆:古代的一种象形文字,如虫鸟之形,用于碑刻或古籍。
-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意的诗句,由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在这短短两行中,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表达了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
"半山字说行,精义极贯穿。" 这句话中,“半山”指的是半山之上的石刻文字,这些文字往往是古代智者的教诲或哲学思想。诗人通过“字说行”的方式,强调了这些文字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
"世好鸦蚓书,谁识虫鱼篆。" 这句话则是一种比喻,意在批评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浅薄之学,即“鸦蚓书”,指的是那些内容空洞、没有深度的书籍。而“虫鱼篆”则是古代用来印章的器物,这里借以形容真正能够识别和理解深奥知识的人很少。
整体而言,这首诗批判了当时社会上的浮浅学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真理和智慧的向往,以及对于能辨识真知者寥若晨星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萧萧饥马鸣
萧萧饥马鸣,隔林见落月。
游子慕父母,岂复畏脱别。
负书或在船,津吏已催发。
临觞不能持,怊怅生白发。
况是江海永,岁晏多风雪。
风雪塞中路,不隔游子辙。
平生四方志,念此心欲折。
男儿各有愿,君子保明哲。
上思娱尊亲,下以浣悁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