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雨中登平山堂二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在风雨中登临平山堂的春日景象,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残僧相对话空留”,描绘了两位僧人在风雨中相对而坐,谈论着过往,留下的是岁月的痕迹与静谧的氛围。这里的“残僧”不仅指年老的僧人,也暗含了时光流逝、世事变迁之意。“空留”二字,既是对僧人对话内容的概括,也是对时间流逝、记忆消散的感慨。
次句“阅尽繁华已白头”,进一步深化了时间的概念。诗人通过“阅尽繁华”这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沧桑与世事的变迁,而“已白头”则直观地表现了岁月的无情,将个人的生命历程与自然界的更迭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深刻的对比。
后两句“自到此山无此客,扁舟风雨一来游”,则将视角转向了诗人自身。通过“自到此山无此客”的叙述,强调了这次游历的独特性与偶然性,仿佛是命运的安排,让诗人得以在这特定的时刻、特定的地点,体验到这份宁静与孤独。而“扁舟风雨一来游”则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在风雨中乘舟游览的画面,既有自然的壮丽,又蕴含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自我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风雨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王侍御
鸟尽弓藏良可哀,谁知归钓子陵台。
鍊多不信黄金耗,吟苦须惊白发催。
喘月吴牛知夜至,嘶风胡马识秋来。
燕歌别后休惆怅,黍已成畦菊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