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惠日寺》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龏在宋代的内心世界与生活状态。诗中以“世路兢兢似履冰”开篇,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道路的谨慎与不安,如同走在薄冰之上,充满了不确定与风险。接着,“得閒何处不输僧”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追求,但又感叹于忙碌与世俗的束缚,即便是短暂的闲暇时光,也无法完全摆脱世俗的牵绊,仿佛连僧侣的生活也难以完全融入。
“青山未有投閒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矛盾感。青山绿水本是自然界的宁静之地,象征着理想中的避世之所,然而诗人却找不到真正可以放下一切、彻底归隐的净土。最后一句“我亦僧边寄一灯”,则表达了诗人虽然无法完全遁入空门,但依然在僧侣身边寻找心灵的寄托,借一盏灯的微光,照亮内心的迷茫与寻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以及在世俗与超脱之间挣扎的复杂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劝酒
劝君一盏君莫辞,劝君两盏君莫疑,劝君三盏君始知。
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
天地迢遥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
身后堆金拄北斗,不如生前一樽酒。
君不见春明门外天欲明,喧喧歌哭半死生。
游人驻马出不得,白舆素车争路行。
归去来,头已白,典钱将用买酒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