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三门·其一》
《颂三门·其一》全文
宋 / 释印肃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古寺香华寂寥焚修报国化迷流。

英贤到此须回首拨草瞻风点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报国(bào guó)的意思:为国家贡献力量,为国家做出奉献。

点头(diǎn tóu)的意思:点头是指向下轻轻地抬头,通常表示同意、赞同或打招呼。

焚修(fén xiū)的意思:焚烧修行,指修行者在修炼中经历痛苦和困难。

国化(guó huà)的意思:指将外国事物或思想引进本国并使其本土化、本国化的过程。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香华(xiāng huá)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高尚,光彩照人。

英贤(yīng xián)的意思:指具有英明才智和高尚品德的人。

拨草瞻风(bō cǎo zhān fēng)的意思:通过观察草丛的摇动来推测风向,比喻从细微的变化中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庄重的古寺景象,"古寺香华迥寂寥",通过寺庙的寂静和缭绕的香烟,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焚修报国化迷流",暗示了僧人在此修行并非只为个人解脱,而是心系国家,试图以佛法引导世人走出困境。

"英贤到此须回首",诗人期待有才德之士能在此时反思,回顾历史与人生,这体现了对智者和英雄的敬仰。"拨草瞻风笑点头",则以轻松的动作描绘出智者在自然中领悟真理的场景,他们如同风中的草木,随风轻摇,寓示着智慧的启示和生活的哲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古寺为背景,寄寓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智者的赞美,展现出宋代禅宗诗人的独特视角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释印肃

释印肃
朝代:宋   号:普庵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猜你喜欢

道中逢潜夫

相逢投草舍,对雨话移时。

衣湿全无火,囊空各有诗。

客程樵可问,日课仆皆知。

未别情先恶,那堪远别离。

(0)

挽赵秋晓

诸老凋零不忍闻,奈何天又夺斯人。

汉初贾谊曾前席,晋后渊明耻屈身。

尚想醉归松路月,可堪梦断草池春。

同宗闻讣尤伤感,老泪无多暗损神。

(0)

半山寺有感

一水波澄接御沟,近城宫柳弄春柔。

乌衣巷里人何在,白鹭洲前水自流。

千古风流歌舞地,六朝兴废帝王州。

今番不负看山约,他日重来说旧游。

(0)

和容膝

□□□常裕,看书日易消。

乾坤同广大,风雨任飘摇。

坐□□穿榻,安然免折腰。

奴颜羞俗辈,华屋插云遥。

(0)

和寄赵及父

德裕南征基奉册,淮阴晚节北登坛。

何如流落长沙后,犹自拳拳策治安。

(0)

秋夕·其二

半枕小窗幽梦蝶,数声何处寄书鸿。

关山千里人归晚,肠断烟林一笛风。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