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
《闻砧》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闻 砧 唐 /孟 郊 杜 鹃 声 不 哀 ,断 猿 啼 不 切 。月 下 谁 家 砧 ,一 声 肠 一 绝 。杵 声 不 为 客 ,客 闻 发 自 白 。杵 声 不 为 衣 ,欲 令 游 子 归 。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田园生活图景,通过对砧声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首句“杜鹃声不哀”以杜鹃(一种鸟类)和猿啼的声音为比喻,形象地描述了砧声的特点,它既不是悲伤的,也不是干脆的,而是有着独特的节奏感。接着,“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则具体描绘了砧声在月光下的回响,给人以心灵深处的触动。
诗中的“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表明这种声音并非为了迎接过路的行客,但行客听了却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联想。最后,“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则揭示了砧声背后的深意,它不是为了织布作衣,而是希望借此声音唤醒游子的思乡之心,使其返家。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砧声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淡远而沉挚的情感,以及对于归属和家的深切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