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九 日 酬 颜 少 府 唐 /高 适 檐 前 白 日 应 可 惜 ,篱 下 黄 花 为 谁 有 。行 子 迎 霜 未 授 衣 ,主 人 得 钱 始 沽 酒 。苏 秦 憔 悴 人 多 厌 ,蔡 泽 栖 迟 世 看 丑 。纵 使 登 高 只 断 肠 ,不 如 独 坐 空 搔 首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独坐(dú zuò)的意思:独自坐着,不与他人交往。
断肠(duàn cháng)的意思:形容极度悲痛,心碎。
沽酒(gū jiǔ)的意思:指以卖酒为业,也可指购买酒品。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可惜(kě xī)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事物感到遗憾、惋惜。
栖迟(qī chí)的意思:指人不安定,没有固定的居所,经常搬迁或流连于外地。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搔首(sāo shǒu)的意思:形容愤怒、焦虑或烦躁不安的样子。
授衣(shòu yī)的意思:给予衣物给他人,表示关怀和帮助。
苏秦(sū qín)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聪明过人。
行子(háng zǐ)的意思:指走路的样子,也用来形容行走的方式或态度。
迎霜(yíng shuāng)的意思:比喻积极主动地迎接困难和挑战。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纵使(zòng shǐ)的意思:即使,尽管
- 注释
- 檐前:屋檐之下。
白日:白天。
行子:远行的人。
授衣:换上厚衣以御寒。
蔡泽:战国时期策士,此处比喻不得志之人。
栖迟:失意、落魄。
登高:登上高处以抒发情感。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独坐:独自坐着。
空搔首:徒然地抓头,表示焦虑或无奈。
- 翻译
- 屋檐下的白天应当让人惋惜,篱笆下的菊花又属于谁呢。
远行的人还在寒霜中未换上厚衣,主人只有收到钱后才去买酒来喝。
像苏秦那样疲惫憔悴,人们大多感到厌倦,蔡泽的落魄也被人视为丑态。
即使登上高处只会让人心痛欲绝,还不如独自坐着空自挠头。
-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旅人怀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充满了浓郁的思乡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檐前白日应可惜”这一句中,“檐前白日”指的是阳光从屋檐下泄露,给人以温暖和安宁之感。诗人用“应可惜”表达了一种珍惜这种平静生活的感情。
“篱下黄花为谁有”则是诗人对家园中黄花的描绘,通过黄花的盛开,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己的思念。这里的“为谁有”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孤独,因为这些美好都不是为诗人所有。
接下来的两句,“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描绘的是一幅贫困家庭的生活图景。在这寒冷的季节里,家中的孩子还没有穿上足够保暖的衣服,而家中之所以能够买到酒,是因为主人辛苦劳作后得到了一些金钱。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家的牵挂和对亲人生活困顿的担忧。
“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中,诗人提到了历史上的两个人物——苏秦和蔡泽。这两位都是战国时期的人,他们在政治上都有过辉煌的成就,但最终却遭遇了不幸。这里诗人借用这两个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世事变迁、功名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则是诗人的自我抒怀。在这句话中,虽然“登高”本应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但在这里却被形容为“只断肠”,即便是这样的举动也只能带来内心的痛苦。相比之下,诗人更倾向于选择一种静坐思考的生活方式,即使这种生活看似空洞和无所事事。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人物以及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世事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杂诗四十首·其三十三
天地若大瓮,万物生其腹。
人犹腹中虫,蠢蠢随化育。
钻攻无时休,脏腑为翻覆。
帝青调元气,岂不畏戎毒。
皤然命涤荡,汗下兼涌衄。
蚩蚩自狂猘,涫沸交杀戮。
何当瞑眩定,风止水归渎。
铸铁作锄犁,春耕待秋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