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边马(biān mǎ)的意思:
(1).车驾两侧的马。《楚辞·远游》:“僕夫怀余心悲兮,边马顾而不行。” 朱熹 集注:“边,旁也;谓两驂也。” 清 姚元之 《竹叶亭杂记》卷二:“军行至 红花埠 遇雨泥泞,边马倒毙一头。”
(2).边地的马。 汉 蔡琰 《悲愤诗》之二:“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鴈归兮声嚶嚶。” 南朝 陈 沉炯 《赋得边马有归心》诗:“穷秋边马肥,向塞甚思归。” 清 黄景仁 《顺昌刘武穆祠》诗:“不教长驱得留镇,边马谁敢窥 淮西 ?”
(3).捻军中的先锋或侦察部队。捻军后期,全部成为骑兵,出军前,先派出数百人的精锐马队,在前侦察,一旦发现敌人大队,立即向主力部队报告,如遇小股敌人,即加以歼灭。 清 王定安 《求阙斋弟子记·剿捻上》:“贼忽分股,一窜 阜阳 三河尖 ,一窜 新蔡 、 汝阳 ,边马至 西华 、 邓城 等处。” 凌力 《星星草》第二一章:“这功夫, 罗立海 来了。他禀告了边马打探的最新军情。”传置(chuán zhì)的意思:传置指的是传递或转交,将某物传递给他人。
孤臣(gū chén)的意思:指在朝廷或组织中没有得到支持或忠诚的臣子或下属。
关河(guān hé)的意思:关河指的是两个地方之间的交通要道,也可以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通要道。在成语中,关河常常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位置或关键时刻。
黄尘(huáng chén)的意思:指黄色的尘土或沙土,比喻战乱、动荡或纷乱的局势。
蓟门(jì mén)的意思:指门庭草木繁盛的样子,形容景象美丽、繁华的样子。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骆驼(luòtuo)的意思:指心胸宽广,能够承受困难和压力的人。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沙砾(shā lì)的意思:指细小的石块,也比喻微小而琐碎的事物。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下月(xià yuè)的意思:指下个月,即指时间上的下一个月份。
宵旰(xiāo gàn)的意思:形容勤奋努力,不分昼夜地工作。
羽书(yǔ shū)的意思:指通过书信传递消息或传达意思。
- 鉴赏
这首诗名为《今夕》,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诗中描绘了边塞的凄凉景象与战争的残酷,以及对国家和君主的深切忧虑。
首句“蓟门城下月,今夕定如何”,以月夜下的蓟门城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引人思考今夜的景象会是如何。接着,“白骨凌沙砾,黄尘控骆驼”两句,通过白骨与黄尘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战场的惨烈与荒凉,白骨象征着生命的消逝,黄尘则暗示着战争的频繁与连绵不绝。
“羽书疲传置,边马失关河”进一步揭示了战争带来的动荡与不安。羽书,即紧急军报,形容其传递之艰难与疲惫;边马,指边境的战马,失去关河的庇护,意味着边防的脆弱与不稳定。这两句反映了战争对边疆安全的严重威胁。
最后,“天子方宵旰,孤臣泪已多”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担忧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天子宵旰,意为君主日夜操劳,体现了君主的责任与辛劳;而孤臣泪已多,则表达了诗人作为臣子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反映出对国家现状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和对战争影响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平与君主安危的深切关怀,以及在动荡时局中的忧国忧民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辛卯重阳游焦山次韵
游山慕谢公,此愿矢自昔。
荏苒阅三载,始著登临屐。
秋爽最宜人,寥廓豁心迹。
枯僧不谈禅,历历指古迹。
山形变态多,丹厓间白石。
仰视飞鸟翔,去天不盈尺。
俯瞰大江流,洪涛迅潮汐。
月明一线白,树黯双峰碧。
胜游续登高,信宿穷幽僻。
相约待重来,攀萝蹑仙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