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居郊僻,心为读易柔。
于人无可怒,经岁不生愁。
与谁曾计校,呼马亦呼牛。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去留(qù liú)的意思:指离开或留下的选择。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无可(wú kě)的意思:表示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之情。
消长(xiāo zhǎng)的意思:消失和增长,指事物的变化、兴衰、盛衰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郊外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首句“人以居郊僻”,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环境远离尘嚣,宁静而幽远。接着“心为读易柔”一句,透露出诗人通过阅读《易经》来平和心境,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柔韧。
“于人无可怒”,表明诗人对世事淡然处之,不因他人或外界事物而动怒,展现出一种超脱的态度。“经岁不生愁”,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长期保持乐观的心态,即使时间流逝,也未曾感到忧虑。
“天地还消长,风云任去留”,这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生的起伏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规律的认同,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接纳。他认为,无论是天地的盛衰更替,还是风云的聚散离合,都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无需过多担忧或执着。
最后,“与谁曾计校,呼马亦呼牛”,这两句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为例,说明诗人对待生活琐事的态度是随性而为,不计较得失。无论是呼马还是呼牛,都体现了他豁达洒脱的生活哲学,不在乎外界的评价或期待,只追求内心的自在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闲居生活的平静与内省,以及他对人生、自然和内心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生活智慧。
天道幽且远,明明谁敢欺。
勿言不吾察,日鉴恒在兹。
所以古君子,敬畏日孳孳。
出门如有见,影响真相随。
吾人贵居易,左绳右更规。
淫荒苟失度,恐为天所遗。
公旦无逸篇,卫侯抑戒诗。
愿言书诸绅,终身为我师。
汤汤清洲滩,泛溢波不杀。
两厓屹相向,峡束若关隘。
源潴庾岭流,支接章江派。
馀势尚汹涌,狂声自滂湃。
终日云气屯,六月雪花洒。
燃犀照水族,温峤应好怪。
具服呼石丈,米芾曾下拜。
篙师力不齐,怒目何睚眦。
世人意不合,细故多蒂芥。
嗟我才弗长,老气犹豪迈。
赋命从数奇,清神饮沆瀣。
益重吾民思,甘棠歌勿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