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鹁鸠(bó jiū)的意思:指人举止轻佻、轻浮,不守妇道。
江头(jiā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比喻人的智力、才华或者能力。
景物(jǐng wù)的意思:指自然景物或人工构筑物。
如云(rú yú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多得像云一样。
诗句(shī jù)的意思:指诗中的句子或诗中的一句话。
天成(tiān chéng)的意思:指天生的才能或优点,形容人的天赋或品质非常出众。
物如(wù rú)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外表和本质完全一致。
乌桕(wū jiù)的意思:指人的脸色或事物的颜色非常黑,形容极其阴暗、恶劣。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眼底(yǎn dǐ)的意思:指深藏在心底的感受、情感或意思。
野吟(yě yín)的意思:指在野外吟诵诗词,形容人在自然环境中自得其乐,情感高涨。
吟诗(yín shī)的意思:吟咏诗词。
云眼(yún yǎn)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同巨大的眼睛。
- 鉴赏
此诗出自明代诗人孙蕡之手,名为《幽居杂咏七十四首》中的一首,创作于洪武十一年,诗人从平原返回家中之时。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晚景图。
首句“野吟诗句出天成”,开篇即以“野吟”点明了诗人身处自然之中,自由自在地吟唱,诗句仿佛自然而然地流淌而出,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自由状态。
次句“景物如云眼底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的景物如同云彩般丰富多变,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变化无穷。这里的“如云”不仅形容了景物的多样性和流动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开阔与丰富。
第三句“白石江头乌桕树”,将视线聚焦于江边的乌桕树,白石与乌桕树形成鲜明对比,既增添了画面的色彩层次感,也寓意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受。乌桕树在秋天会呈现出红黄色的叶子,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而深沉的色彩。
最后一句“夕阳疏雨鹁鸠声”,将时间推进至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细雨蒙蒙,鹁鸠的叫声在空气中回荡。这一句通过夕阳、疏雨和鹁鸠声这三个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诗意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律动。夕阳的余晖与细雨交织,构成了一幅温馨而略带忧郁的画面,鹁鸠的叫声则为这幅画添上了生动的音符,使整个场景更加鲜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龙吟.落叶,用碧山韵
年年摇落如斯,者番倍觉风霜早。
飘烟铜陌,凋阴玉井,声凄意悄。
动地金商,长年枨触,望穷天杪。
又洞庭波恶,吴江水冷,秋心共,南鸿到。
旧梦梧宫渐杳。怅空枝、夜乌还绕。
题红暗诉,回黄有待,几重情抱。
漫羡残枫,春花比艳,余霞应少。
愿松筠本性,岁寒长守,且閒门扫。
天香.芍药
梢茧含烟,茎盘晕玉,晴阑尽日风暖。
十里丰台,霞畦锦陌,艳说曼殊村畔。
筠笼贮碧,怜论把、春光偏贱。
添作幽人供养,依依蕙炉香掩。婪尾乍酬倦盏。
对丰容、问春深浅。簪与翠鬟嫌重,赋情难遣。
芳谱长安数遍。剩老去、看花雾中眼。
欲寄将离,红桥梦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