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严文炳·其八》
《寄严文炳·其八》全文
宋 / 陈造   形式: 古风  押[号]韵

赵侯当赐环倔强媚灶

张侯鸣琴手,戍期几时到。

何郎贤书论价未足道。

多烦何如好语君一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赐环(cì huán)的意思:赐予玉璧,象征官位的玉璧。形容皇帝授予官员的封爵。

多烦(duō fán)的意思:非常烦恼,非常苦恼

好语(hǎo yǔ)的意思:指言辞美好、善良的话语。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何郎(hé láng)的意思:指没有出息、不务正业的人。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倔强(jué jiàng)的意思:形容人固执、不易屈服的性格。

论价(lùn jià)的意思:指对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讨论、评定。

媚灶(mèi zào)的意思:指人为了讨好权贵而刻意讨好或奉承的行为。

鸣琴(míng qín)的意思:指弹奏琴声,比喻音乐艺术的表达。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贤书(xián shū)的意思:指有智慧和学识的人所写的书籍。

注释
赵侯:古代对诸侯的尊称,这里指某位诸侯。
赐环:古代贵重的饰品,象征尊贵。
倔强:固执,不轻易屈服。
耻媚灶:以向权势低头为耻。
张侯:另一位诸侯或有地位的人。
鸣琴手:擅长弹琴的人。
戍期:服役或出征的期限。
何郎:对何姓人士的尊称。
贤书:来自贤人的书信,可能包含重要信息。
论价:评估价值或讨论信件的重要性。
烦问:多次询问,表示关心。
好语:好消息,令人愉快的消息。
翻译
赵侯应当得到贵重的环佩,他以刚强为耻,不愿谄媚权势。
张侯擅长弹奏琴曲,他的归期何时能到呢?
何郎带着贤人的书信前来,但信中的价值还未被充分评价。
多次询问何郎的情况如何,烦劳你将好的消息告知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写给友人严文炳的第八首寄诗。诗中,赵侯被赞誉为不媚俗、有骨气的人,他的行为如同不肯低头向灶神献媚。张侯则被比喻为擅长音乐之人,但诗中并未明确指出他何时能结束戍守归家。何郎被提及拥有贤能和学识,但诗中并未详述其价值,只是询问他的情况。诗人请求对方告知何郎的情况,希望得到一个好消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通过比喻和询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贤才的期待,体现了宋诗的含蓄与深沉。

作者介绍
陈造

陈造
朝代: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猜你喜欢

食笋

早笋自香美,欲食不得尝。

晚笋已恶臭,顿顿充庖浆。

蔬食苦不继,且复几其良。

陋巷有佳人,箪瓢不充肠。

其人久已死,至今有耿光。

所以天下士,贫者惟其常。

得失固了然,是非何较量。

大烹幸列鼎,嗟尔其勉强。

(0)

送曹机宜

温公早岁侍天章,万里西来漕益昌。

讲学于时资友镇,留题到处著男光。

春秋比较年相似,诗礼渐摩日正长。

发策决科自馀事,要须器业踵前芳。

(0)

六言

康乐寻山伐木,子猷爱竹叩门。

我已烟霞痼疾,每逢佳处开樽。

(0)

说诗

作者固已难,读者亦未易。

有宝斯识宝,至宝况难值。

三家寠人子,岂辨瑚琏器。

鼠璞将见珍,周鼎或斡弃。

诗道诚难言,大要该六义。

其高出苍天,其深潜厚地。

枯中发秾华,淡处有馀味。

似拙乃藏巧,借钝以宣利。

开阔要波澜,组织须经纬。

或险而莫亲,或平而足贵。

圆转各随形,悟入非力至。

不止事吟哦,先须存兴寄。

变态千万端,胜处同一致。

以此而读诗,庶得古人意。

(0)

秋园谩赋呈方叔

袅袅鲜飙动远林,亭亭暮霭占遥岑。

渊明松菊秋容澹,仲蔚蓬蒿露气深。

莫笑四携亭未具,且环十鼓坐同斟。

更须少待桂花发,林下舂容把臂吟。

(0)

和王粹中

非农非吏本同尘,胸次何时不是春。

户外松筠随意好,山中风景逐时新。

择乡幸喜仁为里,省己深惭德有邻。

事契姻联非一日,向来俱是异邦人。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