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彷佛(páng fó)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相似或相仿,几乎一模一样。
寒林(hán lín)的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蓬莱(péng lái)的意思:指令人向往的美好乐园或理想境地。
袜材(wà cái)的意思:指不起眼、不显赫的材料或物品,暗指质地差劣、品质低劣。
文家(wén jiā)的意思:文家指的是文学家或文人家族。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家族或一代人中有多个文学才子或才女。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许及之作,题为《题文与可山水》。诗中描绘了文与可所绘山水画中的景致,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画家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艺术表现力。
首句“疏筱寒林手”,描绘了画中稀疏的竹子和寒冷的树林,仿佛是画家以手触摸到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这里的“手”字,不仅指画家的手,也暗示了观者仿佛能感受到画作中蕴含的温度与生命力。
次句“文家富袜材”,巧妙地将画家的名字“文与可”融入诗句中,同时暗喻画中所展现的丰富细节如同优质的袜材,既贴合文与可擅长描绘精细物象的风格,又寓意画作的精致与价值。
第三句“片缣云气足”,进一步描绘了画面上轻盈的云气,通过“缣”(一种丝织品)的比喻,强调了云雾的轻柔与透明感,同时也暗示了画作在处理空间与光影上的高超技艺。
最后一句“彷佛认蓬莱”,表达了观者在欣赏这幅山水画时,仿佛置身于传说中的仙境蓬莱,感受到了超越现实的美妙与宁静。这一句不仅赞美了画作的意境深远,也体现了文与可山水画的独特魅力,能够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与可山水画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画作的艺术价值,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崇高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摸鱼儿.和陈其年清明悼徐郎
怅风流、玲珑在否,顿增无限凄切。
荒山野径埋年少,恰是清明时节。风雨烈。
浑不见、当筵对酒歌喉咽。云穿石裂。
叹罗绮灰飞,管弦尘涴,谁谱旧歌阕。
江南岸,有约扁舟同挈。十年旧事空说。
眉山海外从游者,一样云随湮灭。肠寸结。
还恐是、海棠血洒梨花雪。青枝骤折。
但转眼经年,柳绵飘处,春又过寒食。
八声甘州.酿酒用东坡韵
酿琼浆渐熟似潮来,惊心岁将归。
算安排春瓮,玉缸轻擘,几剩余晖。
死便道旁埋我,此语未全非。
了却一年事,烂醉忘机。
记取最难抛汝,是猛风猎猎,朔雪霏霏。
人到中年后,乐事料应稀。
压糟丘、珍珠碎滴,愿床头、满贮莫相违。
何须虑,赏花天气,典尽春衣。
水龙吟.和章质夫韵
梁间双燕呢喃,翩然争逐飞花坠。
朱颜应惜,又随春减,暗添愁思。
斗草偏慵,熏香都堕,镜奁长闭。
任韶光妍媚,浑如中酒,欹珊枕,眠难起。
听罢三声杜宇,倩谁将、断魂重缀。
屈指今番,回头往事,越教心碎。
翠幕低垂,悄无人影,沈沈似水。
拌灯昏月落,安排绡帕,揾凄凉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