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东家(dōng jiɑ)的意思:指招待客人的主人,也泛指提供食宿或工作的人。
飞金(fēi jīn)的意思:形容财物极其丰富,大量流动。
家种(jiā zhòng)的意思:指同一个家庭或同一种族的血脉。
锦襜(jǐn chān)的意思:形容文采华丽、辞章绮丽的样子。
金仆(jīn pú)的意思:指得到了财富或权势的人,也指为了追求财富或权势而奴颜婢膝、卑躬屈膝的人。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平戎(píng róng)的意思:平定战乱,使国家安定。
仆姑(pú gū)的意思:指服侍主人的女仆人。
树书(shù shū)的意思:指写字、读书、学习等活动。
突骑(tū qí)的意思:指突然出现的骑兵,形容出乎意料的突然行动或突然出现的人或事物。
万夫(wàn fū)的意思:指千军万马,形容势大力强。
往事(wǎng shì)的意思: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种树(zhò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一旦有了一定的声望或影响力,就容易引来麻烦和攻击。
壮岁(zhuàng suì)的意思:指年轻力壮的年纪,也可指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时光。
追往(zhuī wǎng)的意思:追寻过去的往事或人物
髭须(zī xū)的意思:指胡须、胡子。形容男子的胡须茂密。
金仆姑(jīn pú gū)的意思:指人亲切、和蔼可亲的态度。
种树书(zhòng shù shū)的意思:种植树木的行为像读书一样重要和有价值。
- 注释
- 壮岁旌旗拥万夫:指作者领导起义军抗金事,当时正二十岁出头。
壮岁:少壮之时。
锦襜突骑渡江初:指作者南归前统帅部队和敌人战斗之事。
锦襜突骑:穿锦绣短衣的快速骑兵。
襜:战袍。
衣蔽前曰“襜”。
燕兵:此处指金兵。
娖:整理的意思。
银胡䩮:银色或镶银的箭袋。
一说娖为谨慎貌,胡䩮是一种用皮制成的测听器,军士枕着它,可以测听三十里内外的人马声响,见《通典》。
汉:代指宋。
金仆姑:箭名,见《左传·庄公十一年》。
髭须:胡子。
唇上曰髭,唇下为须。
平戎策:平定当时入侵者的策略。
此指作者南归后向朝廷提出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很有价值的抗金意见书。
东家:东邻。
种树书:表示退休归耕农田。
- 翻译
- 我年轻的时候带着一万多的士兵、精锐的骑兵们渡过长江时。金人的士兵晚上在准备着箭袋,而我们汉人的军队一大早向敌人射去名叫金仆姑的箭。
追忆着往事,感叹如今的自己,春风也不能把我的白胡子染成黑色了。我看都把那长达几万字能平定金人的策略,拿去跟东边的人家换换种树的书吧。
-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辛弃疾回忆自己年轻时的军旅生涯和壮志豪情。"壮岁旌旗拥万夫"开篇即展现出他当年率领大军的威武场景。"锦襜突骑渡江初"形象地描述了他穿着华丽战袍,率领骑兵渡江的英勇瞬间。
接下来的两句"燕兵夜娖银胡䩮,汉箭朝飞金仆姑"通过燕兵准备迎战和汉军早晨出击的细节,展现了战争的紧张与激烈。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词人感叹"春风不染白髭须",表达了岁月无情,自己的青春不再,白发已生的感慨。
最后,词人以"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作结,揭示了内心的无奈与失落,曾经的军事策略和雄心壮志,如今只能换来邻家的农耕生活,寓含了对现实的讽刺和对过去的怀念。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往昔辉煌的追忆,又有对当下境遇的无奈,体现了辛弃疾的豪放与悲凉交织的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