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友授徒》
《赋友授徒》全文
宋 / 赵友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孤竹清风迥,尼坛化雨淋。

群英公乐育,何必华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ǒushòu
sòng / zhàoyǒuzhí

zhúqīngfēngjiǒngtánhuàlín

qúnyīnggōngxiànhuázā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孤竹(gū zhú)的意思:形容孤独无依、独立自主。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华簪(huá zān)的意思:指华丽的头饰,比喻虚有其表的外在装饰。

化雨(huà yǔ)的意思:化雨指的是能够使雨水变为雨露,有助于生长的能力。也可以比喻有很高的教化、感化力量。

尼坛(ní tán)的意思:尼坛是一个佛教词语,指的是佛教寺庙的塔。在汉语中,尼坛也可以比喻为高大的建筑物或者庄严肃穆的场所。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翻译
孤独的竹林中清风徐来,佛寺里雨水滋润着尼姑庵。
众多杰出人才在公正的环境中培养,何须羡慕华丽的官帽。
注释
孤竹:形容竹林稀疏独立。
迥:清冷,与众不同。
尼坛:尼姑庵,指佛教女修行者的住所。
化雨淋:比喻佛法的滋润。
群英:众多杰出的人才。
公乐育:公正地培养人才。
何必:何必必要。
羡:羡慕。
华簪:华丽的官帽,象征高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尚的画面。"孤竹清风迥",以孤竹比喻友人高洁如竹,清风拂过,象征其品格清雅,超凡脱俗。"尼坛化雨淋",尼坛可能指的是友人教书育人的地方,化雨则寓意他的教诲如同滋润万物的雨水,滋养着学生的心田。

"群英公乐育",赞美友人能够培养出众多优秀的人才,"群英"一词表达了他教育成果的丰硕。"何必羡华簪",华簪通常代表仕途显赫,诗人认为友人并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而是乐于在教育事业中默默奉献。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友人无私的教育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赵友直作为宋代文人,通过此诗展现了他对师道尊严和教育价值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赵友直
朝代:宋

赵友直,字益之,号兰洲,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良坡子。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与祖必蒸、父良坡同登进士第,授桐川簿、迁知县事。帝炳祥兴元年(一二七八),父于广州抗元死难,友直冒死舆尸归葬,后隐居眠牛山,自号牛山子,学者称师干先生。事见清乾隆《绍兴府志》卷三一、五五,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七。 赵友直诗,据清道光本《历朝上虞诗集》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登支硎山怀桐岑子

支公乘白马,缥缈上丹霄。

云起莲花寺,天飞瀑布桥。

闻君挥玉麈,与客论逍遥。

异日南溟徙,凌风一见招。

(0)

扬州

往日江南北,鸿沟此地分。

通侯虚作镇,上相但悬军。

萤苑青春柳,雷塘薄暮云。

玉钩斜畔望,芳草是罗裙。

(0)

舟入漓山赠内

舟穿岩洞出,石乳滴人寒。

袖湿千峰翠,颜分万叶丹。

烟深山影少,风乱水声难。

一树幽兰草,青青尽日看。

(0)

新婚诗为献孟作·其四

曲逆长贫日,淳于始赘时。

滑稽才士口,姣丽献侯姿。

凤鸟媒虽拙,熊罴梦未迟。

为君频缓带,明岁菊花期。

(0)

佛手柑·其二十

雪痕斑驳少,未损紫磨金。

不作光明手,安知寂灭心。

累累经一岁,馥馥在双林。

百果那如尔,仙灵用意深。

(0)

赠成农部·其一

阀阅雄畿辅,声华莫不闻。

六龙元卞氏,双骥复刘君。

旌节来炎海,台门起大云。

韦家经术在,富国讵纷纷。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