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师分半榻,高卧尽馀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超脱的竹房生活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房的雅致与内心的平和。
首句“爱此竹房好”,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竹房的喜爱之情,竹房在诗人心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接着,“偏宜方外情”进一步点明了竹房与诗人超凡脱俗心境的契合,暗示这里不仅是物质的居所,更是心灵的栖息地。
“前村江动月,清梵昼销声”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江面映照着月光,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柔和的光芒所覆盖;而“清梵昼销声”,则以梵音的消逝,强调了环境的寂静,仿佛连时间都静止了。
“讲后雨花乱,风来天籁鸣”描绘了竹房内或室外的活动场景。在僧侣讲经之后,雨花纷飞,自然界的声响与人的活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的韵律。而“风来天籁鸣”,则是对自然界声音的赞美,风声如同天籁之音,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神秘感。
最后,“与师分半榻,高卧尽馀生”表达了诗人与僧侣共处竹房,享受简单而充实的生活,直至终老的愿望。这不仅体现了对竹房生活的热爱,也流露出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房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是一首富有禅意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呈太常少卿高先生
礼乐推三代,文章似六经。
应时明出处,当世仰仪刑。
贾谊趋宣室,桓荣表汉廷。
青云登棘位,皓月映槐厅。
大笔频追谥,丰碑屡作铭。
祝釐迎茂祉,赞祀答穹灵。
圣主加荣宠,儒林慕德馨。
声名腾宇宙,黼黻佐朝廷。
小子成樗散,明公耀德星。
朽材难切琢,钝刃冀摩硎。
得照青藜火,甘为白泽钉。
高山恒仰止,鄙业久荒宁。
讵敢思推挽,何繇乞建瓴。
鲋鱼愁旱辙,笼鸟羡秋冥。
未许升堂室,深怀捧户扃。
可怜昏瞀久,欣睹凤凰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