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抚洞庭秋思曲》
《听抚洞庭秋思曲》全文
清 / 方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曾放扁舟楚天,清猿泪竹凄然

廿年梦里湘山月,今夜分明七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楚天(chǔ tiān)的意思:指楚国的天子,也泛指君主或统治者。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泪竹(lèi zhú)的意思:指哭泣时流下的眼泪,如同竹子一样密集纷飞。

凄然(qī rán)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样子。

七弦(qī xián)的意思:形容琴声优美动听。

湘山(xiāng shān)的意思:指美丽的山岭,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境地。

夜分(yè fēn)的意思:夜晚分开,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听抚洞庭秋思曲》由清代诗人方朝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音乐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曾放扁舟溯楚天”,诗人回忆起曾经乘着小舟逆流而上,穿越楚地的广阔天空,这一句不仅勾勒出壮阔的自然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过往自由探索生活的怀念。

次句“清猿泪竹思凄然”,以清猿的哀鸣和竹林的泪水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悲凉与思念之情,将自然界的哀愁与人的思绪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第三句“廿年梦里湘山月”,将时间拉长至二十年,诗人仿佛在梦中重游湘山,月光下的山景依旧清晰可见。这里运用了梦境的意象,既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最后一句“今夜分明在七弦”,点明了主题——听曲。诗人通过听一曲洞庭秋思,将心中深藏的情感与记忆唤醒,仿佛那些过去的画面和感受,如今在琴弦上得以再现,清晰而真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音乐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下情感的深切体验。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作者介绍

方朝
朝代:清

清广东番禺人,居苏州,字东华,一字寄亭,晚号芬灵野人。方还弟。国学生。幼失明,十三四岁始愈。诗文与兄齐名,称广南二方,亦称吴中二方。有《勺园集》。
猜你喜欢

剑潭

空明潭影月溶溶,向夜寒随剑气冲。

三尺枯蛟抱树死,祇馀秋水绕加冬。

(0)

拟束皙补亡诗·其四由庚

由庚由庚,同我太平。二仪交泰,万物咸亨。

天运若枢,王则成之。周道如砥,民则行之。

薄海内外,晏之清之。清晏无波,玉烛调和。

韪我皇风,壤祝衢歌。由王之庚,无偏无党。

由王之庚,引恬引养。

(0)

己巳三月步银婚感作原韵

果添十载祝金婚,得失升沉漫细论。

侍榻休誇怜与宠,传家幸有子而孙。

柘榴枝上腰重折,杨柳风前醉数樽。

已过古稀年益健,何时何处不天恩。

(0)

曹仁宪谨荣寿又集诗句

岂弟君子,在彼中河。惠我南国,来游来歌。

民之父母,其乐如何。以介眉寿,百禄是荷。

(0)

除夕

归去若不早,胡为尚滞淫。

乍醒残夜梦,犹役隔年心。

境习忘殊俗,栖卑想故林。

一灯相对坐,聊复白头吟。

(0)

题谢颂臣夫子科山生圹

人情无论生与死,总求栖身得宁宇。

廿纪风潮捲地来,大陆茫茫几净土。

先生择地不辞劳,远探禹域东南部。

倦游买棹还故乡,故乡好山不数睹。

此山形胜异群山,凿出神工与鬼斧。

山灵不屑界凡庸,留待高人来作主。

芟除荆棘筑生坟,孝思不匮仍依祖。

春秋辄率友人来,墓前歌诗醉清酤。

我愿胜会逐年开,亲见墓木堪作柱。

此地颇僻隔红尘,为山不深绝狼虎。

海天龙战任纷纷,葬身有地安如堵。

得所我为先生贺,得人我为科山诩。

科山鼎立甲溪北,埋没久与凡山伍。

曩昔往来类土番,不则牧童与樵父。

赏识自逢慧眼人,石壁题诗不知数。

不必新高万千尺,名并先生传万古。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