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地可幽寻,南方多翠岑。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晚兴次圭上人韵》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山林景象。首句“何地可幽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之地的向往和探寻,暗示了他对尘世喧嚣的厌倦。接着,“南方多翠岑”点出地点,南方青山叠翠,为诗人提供了理想的隐居之所。
“水流村涧远,树拥石门深”两句,通过流水潺潺、村涧深远以及树木环绕、石门幽深的景致,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深邃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流露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禅定生活的向往。
“事感升沉迹,愁牵去住心”则转向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被生活琐事牵动的忧虑。然而,他仍然执着于禅寂的生活,希望能沉浸在十日林阴之中,忘却尘世烦恼。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平静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在世俗纷扰中寻求精神解脱的心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留别山村乐闲菊存爱山梅村并寄景初慎与国华
南来飞雪如柳花,北归柳花如飞雪。
乾坤偪仄困羁旅,江山苍莽惊岁月。
白云冉冉千里外,滴尽春林子规血。
故人回首乱峰青,古堠斜阳照离别。
徐观伯远将徙海陵介吾侄来索诗徐故家兵后流落三十年长子依许监仓客淮南因赘于海陵迎二亲就养坡公谓此事今无古或闻者也感叹之馀为赋二首·其一
甲与吾同生,君子行一周。
少年各丰裕,岁晚怀百忧。
菜地古城下,我今手锄耰。
君当往海陵,绝江汎渔舟。
驾言彼就养,逝将老菟裘。
哀哉随阳雁,止为稻粱谋。
君看横江隼,万里凌高秋。
送天台陈审中
陈为台望族,不数谢与钱。
此以科甲贵,彼以婚姻连。
吾犹及乃祖,执鞭慕先贤。
乱后识严君,握手吾同年。
事功竟落落,世虑日日煎。
衣冠一不振,抱恨埋重泉。
君如丹凤雏,五采何翩翩。
久客沧江上,穷秋思浩然。
文运今再明,六甲一周天。
老我终白屋,看子收青毡。
浙水东西流,北风送南船。
赤城几日到,雁影夕阳边。
泗滨石
荆山石有玉,楚国无人知。
再献犹弗售,抱璞空自悲。
他日遇良工,乃始称其奇。
宝传数百载,邯郸又得之。
秦人请城易,赵氏以为疑。
不予宁负曲,予之恐见欺。
相如奉使往,持璧指瑕疵。
冲冠遽如许,睨柱欲何为。
衣褐已归赵,汤镬安足辞。
奇哉古若人,掩卷空嗟咨。
是非定百世,成败止一时。
天生此尤物,前后成祸基。
有美当韫椟,衒鬻诚非宜。
和氏不待价,刖足将尤谁。
人才国轻重,璧岂系安危。
相如真暴虎,虽死悔莫追。
二子有遗憾,仲尼真吾师。
泗滨一片石,不染自成缁。
上有华林字,疑是故物遗。
春官雅好古,传载烦文移。
主人不敢惜,持贡白玉墀。
埋光经几年,不与赏音期。
无意博连城,得失轻毫釐。
二事拟非伦,聊以资吾诗。
《泗滨石》【宋·陆文圭】荆山石有玉,楚国无人知。再献犹弗售,抱璞空自悲。他日遇良工,乃始称其奇。宝传数百载,邯郸又得之。秦人请城易,赵氏以为疑。不予宁负曲,予之恐见欺。相如奉使往,持璧指瑕疵。冲冠遽如许,睨柱欲何为。衣褐已归赵,汤镬安足辞。奇哉古若人,掩卷空嗟咨。是非定百世,成败止一时。天生此尤物,前后成祸基。有美当韫椟,衒鬻诚非宜。和氏不待价,刖足将尤谁。人才国轻重,璧岂系安危。相如真暴虎,虽死悔莫追。二子有遗憾,仲尼真吾师。泗滨一片石,不染自成缁。上有华林字,疑是故物遗。春官雅好古,传载烦文移。主人不敢惜,持贡白玉墀。埋光经几年,不与赏音期。无意博连城,得失轻毫釐。二事拟非伦,聊以资吾诗。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0267c69939eda58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