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文 到 宋 /罗 与 之 简 编 香 外 雨 瓢 翻 ,翰 墨 场 中 春 日 暄 。文 到 工 时 疑 有 助 ,道 逢 极 处 本 无 言 。当 年 谁 可 辈 任 昉 ,后 世 人 方 怪 屈 原 。勿 谓 词 章 真 小 技 。精 粗 徼 妙 岂 殊 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日(chūn rì)的意思:春天的日子
词章(cí zhāng)的意思:
诗文的总称。 隋 江总 《济黄河》诗:“未殫所闻见,无待验词章。”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 周益公 久在禁林,词章为一时之冠。”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听其言论,则日日痛哭,读其词章,则字字《孤愤》。”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工时(gōng shí)的意思:指工作的时间。
翰墨(hàn mò)的意思:指书法或绘画的艺术。
后世(hòu shì)的意思:指将来的世代或后代。
极处(jí chǔ)的意思:指达到了极限的地方或状态。
简编(jiǎn biān)的意思:简化而成的编排或文字。
徼妙(jiǎo miào)的意思:形容非常精妙、巧妙。
精粗(jīng cū)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好坏、高低、优劣等不同程度的差别。
墨场(mò chǎng)的意思:指文人、书法家或画家的工作场所,也比喻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屈原(qū yuán)的意思:指受到冤屈、委屈或遭遇不公正待遇。
人方(rén fāng)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对待、相互交往的态度和方式。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谓词(wèi cí)的意思:在句子中表示主语所做的动作、状态或属性的词语。
中春(zhōng chūn)的意思:指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的时刻。
翰墨场(hàn mò chǎng)的意思:指文人雅士的聚集地,也指文化交流的场所。
- 翻译
- 窗外细雨飘洒,如诗如画,书斋内春意融融。
文章创作至精妙时,仿佛有神助,道理通达至极时,无需多言。
想当年,任昉这样的才子辈出,后世人们却惊讶于屈原的独特才华。
切勿轻视诗词技艺,无论精细粗犷,其内在的精妙并无本质差别。
- 注释
- 香外:香气之外,指室外。
雨瓢翻:雨滴如瓢泼般翻飞。
翰墨场:书斋,文人聚集的地方。
春日暄:春天温暖的日子。
工时:精妙之时。
疑有助:似乎有神助。
极处:极致,顶峰。
无言:无需多加解释。
辈任昉:像任昉那样的人才。
任昉:古代文学家,以才子著称。
怪屈原:对屈原的才华感到惊奇。
词章:诗词文章。
小技:微不足道的技艺。
精粗:精细与粗糙。
徼妙:微妙之处。
殊根:根本不同。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与之所作,题为《文到》。诗中通过描绘写作过程中的情景,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首句“简编香外雨瓢翻”,形象地刻画了作者在书香四溢的环境中挥毫泼墨,仿佛连雨滴都融入了创作的氛围。接下来,“翰墨场中春日暄”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温暖和创作的热情。
诗人认为,当文章达到精巧之时,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辅助,而大道至理往往无需多言,意在言外。“文到工时疑有助,道逢极处本无言”这两句揭示了创作的微妙之处:越是技艺精湛,越能感受到内在的引导,无需过多的言辞来表达。
诗人以任昉和屈原为例,暗示自己对于文学传统的敬仰和对创新精神的追求:“当年谁可辈任昉,后世人方怪屈原”。他提醒读者,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诗词技艺,也有其深厚底蕴和无穷奥妙。
最后两句“勿谓词章真小技,精粗徼妙岂殊根”强调,不应轻视文学创作,无论是精细之处还是宏大之理,其根本都是相通的,都需要精心雕琢和深入领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对技艺精益求精的追求,以及对传统与创新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文学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