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雨犹滴,微光似在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月光与雨滴交织的静谧景象,以及虫鸣逐渐减弱的自然变化,诗人的情感细腻地融入其中,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首句“月出雨犹滴”,描绘了一幅月光照耀下,雨水依旧滴滴答答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冷的氛围。接着,“微光似在林”一句,将月光与树林巧妙结合,微弱的光芒仿佛隐藏在密林之中,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神秘感。
“虫寒声渐小”进一步深化了夜色的宁静与寒冷,随着气温的下降,虫鸣声也渐渐变得微弱,似乎在诉说着季节更迭的无奈与哀愁。最后,“不忍到愁心”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凄凉景象的深深共鸣,以及内心难以言表的忧郁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内心深处的忧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戊子歌
岁维戊子,月建乙卯。饥谨为灾,多食不饱。
当胃腕间,如虚若燥。小妇不量,多病又恼。
薪贵于玉,人贱于畜。一豕万钱,一妾斗粟。
见于陌者,藤行肿足。路有死人,白茅不束。
濯濯者山,明星粲粲。吁嗟广厦,雕梁析爨。
鸠居鹊巢,主人鼠窜。不能鼠窜,朝夕供飧。
虽则供飧,犹怒不繁。束刀入市,夺民之食。
驾言行迈,掳民供役。千里不饭,中道绝息。
娥娥者妆,罗列成行。几微失意,饮剑以亡。
或挞未死,逐出路傍。见者吞泣,不敢匿藏。
莫高匪山,莫卑匪履。行行行行,必有终止。
民之憔悴,莫甚于此。哀哀苍天,乱何时已。
《戊子歌》【明·王邦畿】岁维戊子,月建乙卯。饥谨为灾,多食不饱。当胃腕间,如虚若燥。小妇不量,多病又恼。薪贵于玉,人贱于畜。一豕万钱,一妾斗粟。见于陌者,藤行肿足。路有死人,白茅不束。濯濯者山,明星粲粲。吁嗟广厦,雕梁析爨。鸠居鹊巢,主人鼠窜。不能鼠窜,朝夕供飧。虽则供飧,犹怒不繁。束刀入市,夺民之食。驾言行迈,掳民供役。千里不饭,中道绝息。娥娥者妆,罗列成行。几微失意,饮剑以亡。或挞未死,逐出路傍。见者吞泣,不敢匿藏。莫高匪山,莫卑匪履。行行行行,必有终止。民之憔悴,莫甚于此。哀哀苍天,乱何时已。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0667c677a0c1b38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