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苏轼诗联》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我”与“此君”,即竹子,表达了对自我认知和环境适应性的深刻思考。
“知我自观犹可厌”,这句话首先从自我反思的角度出发,诗人认为自己在审视自己的时候,甚至会感到厌恶。这里的“犹可厌”不仅指出了自我反省的必要性,也暗示了诗人可能存在的某些缺点或不完美之处,需要通过不断的自我审视来发现并改进。
紧接着,“此君何处不相宜”,诗人将目光转向了竹子,以竹子为喻,表达了对竹子适应性强、无处不在的赞美。竹子无论是在何种环境中都能生长繁茂,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这里“此君”既是对竹子的尊称,也是对具有类似品质的人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我”与“此君”的不同境遇和特质,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完善和环境适应性的思考。它既是对个人内在品质的反思,也是对外部世界广阔可能性的向往。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鼓励自己以及读者,像竹子一样,在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时,保持坚韧和适应性,不断成长和进步。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利漕徐师旦之才文龙山水之秀
腊雪洗顽碧,晴凫浴澄?。物色互磨错,清辉深不变。
沧浪与少室,幽人罕兼见。
少憩托高怀,回头簿书倦。